艾德菲大学毕业证|描绘权力斗争的世界:先锋派艺术家黄永砅逝世

艾德菲大学毕业证|描绘权力斗争的世界:先锋派艺术家黄永砅逝世。中国文化大革命后涌现的先锋派人物、常以其争议性作品将世界描绘成达尔文式权力斗争的观念艺术家黄永砅,于10月19日在巴黎家中去世,享年65岁。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孟璐(Alexandra Munroe)表示死因是脑出血。
黄永砅是一位具有强大视觉想象力的观念主义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家的当代翻版。作为一个广泛涉猎欧洲和非欧洲哲学的读者,他把他的学识和智慧注入了自己的艺术。
他对周围的政治世界保持着敏锐的目光,并追究其道德责任,经常使用从大自然中收集的形象——蛇、昆虫、海龟——来评论人类的行为。
孟璐在2017年古根海姆群展《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Theater of the World)中展出了这些形象,也将艺术家的昭彰恶名带到了纽约。展览名称就是取自黄永砅的一件曾在多地展出的作品。

去年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的1993年作品《世界剧场》。作品原本是将活着的昆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被放在一起,预想它们会自相残杀——从而构成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一种讽喻。在动物权利组织抗议后,这幅作品展示时没有放置活物。

去年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的1993年作品《世界剧场》。作品原本是将活着的昆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被放在一起,预想它们会自相残杀——从而构成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一种讽喻。在动物权利组织抗议后,这幅作品展示时没有放置活物。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ADAGP, PARIS; MIGUEL TONA/EPA, VIA SHUTTERSTOCK
《世界剧场》是一个巨大的笼状围场——他是以圆形监狱系统为摹本制作的——用来关押好斗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以及无生命的生物形象)。这些生物均是天敌,按设想应该在展览期间展开相互的残杀。作品的本意是寓意人类争夺统治地位的斗争,但却引起了动物权益保护者的强烈抗议。古根海姆博物馆展示了没有活物的笼子。
黄永砅的《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史在洗衣机里洗两分钟》(1987/1993)是对文化刻板印象的评论。
黄永砅的《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史在洗衣机里洗两分钟》(1987/1993)是对文化刻板印象的评论。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ADAGP, PARIS; GLADSTONE GALLERY, NEW YORK AND BRUSSELS
到20世纪80年代末,黄永砅开始从反威权主义的角度独立创作,越来越多地采用类似装置的形式,当时的中国正掀起实验艺术的浪潮,不过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引起政府的注意。为打破艺术是自我产生的自我表现这一自吹自擂的概念,他使用随机方法——掷骰子、转轮盘、援用《易经》——来确定他作品的材料成分。
他敏锐地意识到,在一个新的“全球时代”,艺术正如何被用于加强和促进文化的刻板印象和等级制度,就像“西方”和“非西方”这些说法本身所体现的那样。1987年,他把两本权威的艺术史书籍——一本是中文,另一本是英文——放进了洗衣机并展示了结果:一堆浸透了的纸浆,其中的具体文字和图像难以分辨。
所有这些工作的基础是他对亚洲灵性哲学的兴趣,特别是道教和禅宗佛教,一个以自然为中心,另一个是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挑战。他把这些哲学运用到他的艺术中。
2000年,黄永砅在曼哈顿下城的杰克·蒂尔顿画廊 举办了一场展览。
2000年,黄永砅在曼哈顿下城的杰克·蒂尔顿画廊 举办了一场展览。 SARA KRULWICH/THE NEW YORK TIMES
黄永砅于1954年2月18日出生于中国东南部港口城市厦门。1970年代,他在杭州的浙江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开始创作比较传统的作品。但是学术纪律令他恼火,他知道要做一名规矩的艺术家就要迎合官方而不是自己的口味。
还在求学期间,他就把画笔换成了喷枪,在画布上使用拾得物件。在学术方面,他也开始研究当时在中国鲜为人知的西方现代艺术史,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和约翰·凯奇(John Cage)等前卫人物成为令他倍感鼓舞的榜样。
1982年毕业后,他回到厦门,在那里与一群打破旧习的艺术家同行成为盟友。他们使用“厦门达达”这个集体名称,成为当时中国最激进的艺术团体之一。
这些艺术家是后来被西方称为体制批判艺术的倡导者。该组织在当地博物馆组织展览,却在最后一刻取消,从而削弱了博物馆决定展览内容和时间的权威。有时,在展览结束后,他们会把自己的作品付之一炬,这种行为攻击了艺术本身是一种体制认可商品的观念。
黄永砅的名声超越了国界。1989年,他应邀参加了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地魔术师”(Les Magiciens de la Terre)展览,这场大型展览开创了日后所说的“全球艺术”的先河。当天安门屠杀的消息传来,并预示一场对政治异见的镇压即将开始时,他正在巴黎准备这场展览。他决定留在巴黎,将那里作为自己永久的家,最终成为法国公民。
黄永砅创作的雕塑和装置作品的规模越来越大,题材也越来越广。其中包括对1991年波斯湾战争和1997年英国将香港移交给中国等国际事件的批判性引用,以及他自己作为移民的经历。
《蝙蝠计划2》(2002)是一架与中国战斗机相撞的美国侦察机的局部全尺寸模型。
《蝙蝠计划2》(2002)是一架与中国战斗机相撞的美国侦察机的局部全尺寸模型。 GLADSTONE GALLERY, NEW YORK AND BRUSSELS
东西方政治在他的重要作品《蝙蝠计划2》中相遇——几乎是正面交锋。2002年,应中国广州三年展的邀请,黄永砅制作了一架美国EP-3侦察机的全尺寸模型,之前一年,一架该型号的侦察机在南海上空与一架中国战斗机相撞。
撞机事件引发了一场外交危机,虽然最终得到了解决,但紧张关系依然明显:在三年展开幕的前两天,中国当局搬走并销毁了黄永砅的作品。(后来他重建了该作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展出。)

到那时,黄永砅已成为少数几个经常被选入国际艺术展的中国艺术家之一。1998年,他参加了由纽约的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组织的重要群展“蜕变突破:华人新艺术”(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1999年,他代表法国参加了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2004年,明尼阿波利斯市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组织了他的巡回回顾展,名为“神谕之屋”(House of Oracles)。
此后的个展包括2008年在伦敦巴比肯画廊(Barbican Gallery);2014年在罗马的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Maxxi Museum);2016年在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他的代理画廊是纽约的格莱斯顿画廊(Gladstone Gallery)和巴黎的卡迈勒·门诺(Kamel Mennour)。
黄永砅的在世亲人包括妻子沈远和女儿黄燕(音)。
从一开始,他就断然把他自己从作品中剔除了,无论是作为一种人格,还是作为任何一种道德判断。
1989年,他回忆起自己曾参加过一次重要的早期中国新艺术展。那是一场竞争激烈、有可能开启一段职业生涯的活动,他只送了两件小作品,都是通过随机流程得出的。
“我的参与非常成功,”他说。“因为它没有带来任何影响。好像我根本没有去过那里似的。我没有任何影响。我被排除在权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