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首尔大学毕业证分析:共读的留白与挑战
这本引起我家“骑鲸之旅”重大转折、强烈撼动我内心的书,叫《风到哪里去了》,该书原版书名《When the Wind Stops》,作者是夏洛特·佐罗托(Charlotte Zolotow)。
这本书里有个小男孩总在无穷无尽的提问——
“白天不见后,太阳到哪里去了?”男孩问。“白天并没有不见,它只是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这里是晚上,别的地方就是白天。太阳会到那个地方升起。”他妈妈回答。
“风停了以后,又到那里去了呢?”小男孩问。“它吹到别的地方,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他妈妈回答。
“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带着新的花籽飞到别家院子的草地上去了。”
“山到了山顶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下了坡,变成山谷啊。”……
“那么冬天结束以后呢?”小男孩最后问。“冬天结束后,冰雪融化,小鸟归来,春天就来了啊。”
小男孩笑了,因为他终于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循环着,没有什么会不见的。”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绘本,蕴藏着抚慰人心,值得终生铭记的箴言。真想这些话能深植在米尼灵魂之中。抱着这样热切的盼望,我卖力地共读了一遍又一遍,带着米尼躺在海边木麻黄树下,看随风吹拂每一棵树的颤动,看海浪扑倒、太阳落下、蒲公英籽吹远……我努力做着这些事,希望他置身在不断死亡与复生的世界中,并明白自己永无失去。
可是,有什么做错了——当然,他也会问我,“妈妈,风到哪里去了”,或者“太阳下去了,是到别的地方去了吗?”可是,不管我认真作答、抑或他自问自答,答案总这样平平淡淡、俯首可得。我是说,这是一本惊心动魄、蕴藏大美的绘本。可在我们共读时,它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为什么会这样?
有一个傍晚,落日西沉、晚霞满天。米尼沿着越来越暗的海岸疯跑,我坐在他身后,绞尽脑汁回想自己怎样通过蒙昧不明的生长,最终对眼前世界做出自己的结论。对人世间一个又一个疑问,是如何一个一个做出解答。在千篇一律的波涛声中我想了很久。
在成长衍生各种各样问题时,人们会遇到两类回答。一类回答通常是“前置式”的。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地球是圆的”、“汽车在路上走,飞机在空中飞、轮船在水里游”……它们带着“这样想才是对的”、“我是正确答案”的面孔,先于个人的体验产生,在人们行为还未行差踏错前就深植入他们脑中;而另一类回答则是“总结式”的。这类答案需要人们经过萌生疑问、付出努力才能最终获得。
前置式的答案,因为长期被人们不假思索地相信与履行着,久而久之,往往成为社会法则和公论的一部分。总结式答案因为个体体验差异,呈现千差万别的理解。
人们对前置式答案的反应是机械的。而总结式答案因为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往往被他们惊喜地获得,并坚决捍卫。
在育儿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妈妈呼哧呼哧朝饭勺上吹气。“妈妈,这是干什么?”孩子问。“饭烫,妈妈吹吹。”母亲解释说。一开始,孩子对“烫”是没有概念的。如果父母把“烫的东西会伤害人”这样前置式答案植入他们脑中,他们也许会奉行下去。但偶然有一天,他们自己把烫嘴的东西囫囵吞进口中,哇一声大哭起来。心里猛然敞亮了。“这就是‘烫’,烫的东西真不能碰!”——这便是总结式的答案。
总结式答案,更接近自然的成长方式。
上面说的,就是我在《风到哪里去了》这本书里犯下的错误,以及那个春天傍晚我的所有顿悟。
我一直在谈论着亲子共读的种种魔法与福德。但孩子进入两岁后,一方面共读的习惯业已确立,另一方面孩子的智慧、个性、自主意识不断彰显。懵懂期的狂欢缓缓止息。亲子共读再也不是、也不能是无所不至的了。
它需要符合成长的逻辑。需要等待。等待孩子对广袤世界的某一个细微之处发出自己的疑问。
需要像捕蝉的螳螂那样,像正午太阳投落的影子那样,紧紧尾随在孩子好奇的眼神之后。而不是先于他们看世界的眼光喋喋不休。
勇猛如孩子,他们不要一个洞开无余的天下。荆棘密布、危险四伏的人生反倒更受欢迎。
知识和述说开始需要的是:延迟性满足。
是的。对《风到哪里去了》这本好书来说,我最大的过错就是读得太早了。对一个尚未感觉失去之痛苦的孩子大谈“永无失去”,就好像给某个富二代愣头青开出一张任意提取的空白支票一样。这种行为丧失了本身固有的力量。
在日复一日的共读中,我总是在想,一本摊开的书,在孩子心目中,到底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着呢?
我也想过,妈妈在孩子心中,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着呢?
这两个问题,在某些时候恰恰有同一个解答。
在最近的妈妈随手记里,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最近总是想:原来一岁孩子妈妈给出的爱,和两岁孩子妈妈给出的爱——有非常大的不同吖!孩子刚出生那会,妈妈要学着给他们换尿布,给他们喂奶,学着隔一阵醒一次;孩子一岁时,妈妈要学着鼓励他们走路,在他们摔跤时尖着嘴吹小伤口,要学着看着他们的眼睛,缓慢地、重复地说话。但两岁,两岁的爱又不一样了……现在,米尼两岁五个月了,我经常带着巨大、无所不包容的热情跑向他,然后抽一口气、停下来,惊异地想,‘原来对于两岁的孩子,妈妈的爱需要那么多抽离、需要那么多留白。’”
书和共读也是一样的。它们与母爱何其相似,它们是人生的力量源泉、是心灵的栖所。
然而,必须清醒且理智地看到,孩子依附母爱、依附书本,是需要凭借这样的爱、宁静和慰藉,真正的,渐行渐远。
是时候了,无论共读或是母爱,都是时候学着扶着年幼的孩子,走到漫天风雨的世界面前,停下来,哆嗦着嘴唇说:“来,试着自己走一段。”
唯有如此,骑鲸之旅才能纵深入幻想王国的腹地,你和小鲸鱼才能邂逅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惊喜。
如果说,在0—2岁骑鲸之旅笔记里,我最强调的是“演绎”,是通过书本和日常生活的“接轨”,是幻想王国降临心田。那么,2岁—2岁半的亲子共读,留白与挑战便是当之无愧的关键词。孩子的成长有如此多细密复杂的面向,需要妈妈伴随、需要妈妈挑衅、需要妈妈激发、需要妈妈抚慰,同时,也需要孤独且彻底的:空白等待。
哪怕对孩子而言,书所传递的勇气和善意,不仅在阅读之中,更在阅世之中。
汇集升学网为您带来更多国外大学毕业证照片,国外留学信息,以上就是国立首尔大学毕业证详细介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