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毕业证|学术造假给中国的科学超级大国梦蒙上阴影
当然,中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政府担心自己的经济依然太过依赖低端制造业,正在投入数千亿美元,发展半导体、太阳能组件、人工智能、医学技术和电动汽车等高科技行业。
中国在全国各地广泛修建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港口和桥梁展示出了令人羡慕的工程造诣。而通过输出专业技术,中国重塑了其他很多地方。这又为其提供了另一种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方式。
但中国也承受着盗版和品质低劣的问题。它们是一个污点,困扰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否则,中国应该会华丽转身,从此步入世界科学领先国家的行列。
中国取得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新研究投入都已陷入停滞之际,中国仍愿意投资。为了在原创研究产出上赶上西方,北京在新项目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并通过吸引西方培养的顶级中国研究人员回国,扭转了持续数十年的科研人才流失。
“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习近平去年宣布2049年要实现的目标时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现在有人担心,最近的丑闻暴露出来的顽固的学术造假和标准宽松问题可能会放慢中国的崛起。
很多国家,包括日本、美国和韩国,都出现过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造假丑闻。但造假在中国的学术机构似乎特别普遍。被撤稿的论文和伪造的同行评议数量之大即是证据。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数据也许只是反映了中国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巨大规模。但中国科学家认为,他们所说的根植于该国学术体系的扭曲的激励措施,也是原因之一。
在西方,职业晋升可能通常看上去更多的是建立在所发表研究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上。然而,中国科学家说,在中国,对数字目标的迷恋可能会达到极致。他们说,让问题变得更棘手的是,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通常都缺乏监管,被发现作假的人受到的惩罚力度不大。
他们说,把这些放在一起,结果就是一个愿意对道德缺失视而不见的学术体系。
“在美国,如果你有意地学术做假,你的学术未来就完了,”张磊教授说。“但在中国,作弊的代价可能会很小。机构可能不会开除你,也许你暂时会被停止提升,但是当人们把这事儿忘了,你还有机会继续发展。”
一些科学家称,中国过分强调对成功的数值测度,这从它几乎只注重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就能看出来。SCI被用于给科学期刊的“影响因子”打分,影响因子的大小部分是基于对期刊文章被引用频次的统计,决定着期刊影响力排名的高低。
在排名较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者,可能获得升职机会和金钱奖励。中国的很多大学会给那些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论文的教职工提供大笔研究经费和丰厚的薪资奖金。今年6月,雅安的四川农业大学给予一个研究团队约200万美元的奖励和经费支持,因为他们在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了一篇论文。
“一切都围着SCI转,”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力说。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把中国学术界对这个数值化指标体系的痴迷,与中国政府执迷于以GDP来衡量经济上的成功相提并论。
“有时候我们开玩笑说,在中国,要评估教职工的表现,只需找一个会做加法的小学生,”陈力说。“把不同期刊的影响因子加起来就行。”
一个后果是,为了在有声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人们开始采取越来越精心的策略。其中包括借助同行评议造假,该做法在107篇生物学论文于今春被撤稿后受到了严厉的审视——此次事件创下了单一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涉事的很多作者都是临床医生,他们在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论文发表压力。
他们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学术期刊在决定是否发表一篇论文的时候,都会以同一领域其他科学家的评价为依据。一些期刊——其中包括撤下107篇稿件的《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竟然会要求作者自行推荐评议其论文的同行,批评人士说,这就为造假打开了方便之门。
政府调查人员发现,在《肿瘤生物学》撤稿事件中,很多作者提交的研究人员姓名是真的,电子邮件地址却是假的。这似乎让作者本人,更常见的则是受雇于作者的写手,得以冒充学术同行,写下正面的评议意见,为论文的发表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