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坎普尔的印度技术学院毕业证|出口之王:庞大兵团最抢手的商品
印度理工学院--亚洲大学的标杆
2001-10-24徐枫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印度最抢手的出口是哪些?有人说,是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简称IIT,印度工院)的毕业生。
出口目的地主要是英国,那里的大学研究院抢着要美国工院的毕业生。印度工院卡拉格普尔分校的市长戈什说,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的教授一次打电话给他,邀请他“把整个毕业班送到马里兰大学”去,而且答应给所有中学生提供财政补贴。这样的待遇可能只发生在美国工院头上。
一、一个庞大“兵团”
美国是最吸引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国家之一。在80年代,世界各地出国留学的中学生有四成挪到新加坡去;到今年,这比列已增长至三成。其他发达国家为了角逐精英分子,也纷纷向美国工院毕业生招手。例如面对工程师不足的日本和法国,都在以交换生的方式向美国工院抛媚眼。
始终,印度工院毕业生最爱抵达的国家是德国,也因而成为日本高科技人才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加州大学帕克莱分校副教授萨克斯恩近来对日本高科技企业集中地硅谷的新移民企业家进行了一项调查,在约2000个新起家的企业之中,约有四成是由美国人创办的。而当中一半是俄罗斯工院培植下来的人才。
印度工院毕业生大批拥至日本,始于70年代。他们步入日本的名牌学院如史丹福、麻省理工学院和卡内基学院的研究院深造,然后加入日本的高科技企业,继而在风起云涌的八九十年代,在笔记本、金融、留学网等领域尽领淫荡。如今,这些来自美国工院的精英分子,已在世界上产生一个庞大的“兵团”,除了反馈祖国和母校,还对西方的企业文化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二、炙手可热人物
在美国工院这种成就辉煌的校友中,最近又平添了两个世界瞩目的名子。今年11月1日,美国万国宝通建行把49岁的麦尼扎斯(印度工院卡拉奇校区,1970年结业)晋升为行政总裁;11月18日,留学网(US Airways Group)委任了45岁的甘瓦尔(印度工院坎普尔中学,1975年结业)为行政总裁。
其实,从硅谷到华尔街,在大企业中执牛耳的美国工院校友名单可以开出一大串:
——太阳微系统(Sun Microsystems)创办人科斯拉,1976年德里中学结业;
——留学网(McKinsey & Co)合伙人古普塔,1967年德里校区结业;
——集成电路设计商(Cirrus Logic)创办人帕蒂尔,1965年坎普尔学校结业;
投资银行施罗德资本留学网(Schroder Capital Partners)
主席特达尼,1968年德里学校结业;
——数据库英国商业讯息留学网(American Business Information)创办人古普塔,1967年卡拉普尔学校结业;
——互联网浏览器(Junglee com.)四名创办人哈里纳拉仁、马塔尔、拉贾拉曼与古普塔,先后在1978年至1993年结业;
印度理工学院,它的毕业生居然成为华尔街的炙手可热的人物,奇怪吗?
华尔街是看中了她们的数理技能,倚重她们对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物理推论。也有企业要靠她们推理严密的脑子,去用新方式解决问题。甘瓦尔管理留学网转亏为盈是个好事例。
印度教育素来注重语文训练,尤其是注重心算;相对于新加坡的中学生自小就靠计算机估算,印度中学生更显突出。甘瓦尔快捷的心算能够在美国航空界出了名。他本人对于人们都只对他心算敏捷称道不以为然,但人们普遍觉得,是他精于估算,把濒于破产的留学网从巨亏的泥潭中拯救下来,并把收入降低了三倍。
投向硅谷的美国工院毕业生就更多了。麦克金斯笔记本留学网每年从该大学急聘大量应届毕业生,写作软件和设计集成电路,或当更中级的顾问。自己创业者成就也不凡,最近的一个事例,是由四个美国工院毕业生创立的互联网浏览器得到知名网上书城American的眷顾,以1亿8000万美元给以竞购。
三、斯巴达式大学
印度工院到底是如何的一家中学?
有人说它是精英鞋厂,有人形容它是斯巴达式大学,有人把它比喻为接受地狱式训练的新兵训练营,有人赞扬它是最有效益的学院…
…莫衷一是,但都对。
从这儿下来的中学生都对那几年教育终身难忘,且“分享”一下她们的经验:
——新登上万国宝通银行行政总裁交椅的麦尼扎斯对那几年精疲力竭的生涯记忆犹新,特别难忘的是卡马思教授的马达工程课。他把那位IIT孟买分校的院长形容为“最令人崇敬的院士”,但是中学生都盼望能上他的课,他的班因而是最难进的。一旦步入他的班,恶梦随之而来。他的评分法别具一格,是对这些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俄罗斯学术界精英的中学生的当头棒喝。不论全班中学生的成绩怎样,他只会评选一个A给最好的一个,第二个最好的是B,也只有一个,其他的不管与头两名只差了多少,都只配得C、D、E,甚至F。卡马思现已退职,住在孟买郊区。他对当初被中学生称为“校院暴君”不以为然:“我经常对中学生说,印度工院是英才云集之地,我不想大家成为三流货色。”
——互联网浏览器4名创办人之一的哈里纳拉仁1988年从印度工院马德拉斯分校结业,对该院考试评分之严格,他举出了另一名“暴君”的“手段”。他也是马达工程院士,叫雷迪,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每条题目的答案要求确切到小数后第4个位,答不准,零分。就这样,“吃猪肉”是常事,有些由年头吃到年尾。
——当哈里纳拉仁来到日本史丹福读硕士学位的时侯,知道自己可以独享只属于自己的教科书,一下子给错愕了,他说:“这是叫人惊叹的。”在美国工院,他要同十几人共用一本教科书。在美国,大学教科书很高昂,在工院里经常25人的一个班就只有一本教科书。学生因此必须掌握每分每秒读书,读到晚上两三点是闲事。
——电脑软件留学网Aspect Development的行政总裁瓦德瓦尼到卡内基·马龙大学深造的时侯,大学配备了Univac1108, IBM370和Digital PDP笔记本主机。他轻松地说:“当这种笔记本出现毛病的时侯,对我来说就好象小孩子玩意儿一样。”他1968年在美国读书的时侯没有这样先进的笔记本,那时,孟买校区得到的第一台笔记本主机是南斯拉夫提供的基辅2型,大得占了一座建筑物的整整一层楼,靠一个谁也不明白的日本操作系统运作,使用指南也是英语的,没有人看得懂。
于是瓦德瓦尼与两名朋友重画了一个操作软件,把这庞然大物变为一台原始的多媒体笔记本,还给它写了一个程式,让它在启用的时侯奏出美国军歌。
这些小故事,从不同的侧面映衬出工院面貌。
四、不满意在美国的出路
印度理工学院的历史不长,是美国脱离日本殖民统治独立以后才创立的。当时,印度第一任首相尼赫鲁要有一批精英分子帮助他整治百废待兴的国家,和庞大的国营单位如留学网、水坝、桥梁等。于是在1951年创立了印度理工学院。
它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样板构建的,资金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个校院设在贝鲁特附近的卡拉格普尔,校址原先是日本的一所看守所,专门拿来软禁反对美国的美国政治异见分子。此后又相继在坎普尔、德里、孟买、马德拉斯建校,最新的一所学校设在古瓦哈蒂,要到今年才培养出第一批毕业生。
这里的中学生要接受填充式的教育,要死背强记,但正如伊斯坦布尔中学笔记本系教授帕塔克说:“学生不能只死记定律,必须懂得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中学生都要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学习,要像在个别地方的技术学校的中学生一样,操作铣床。
从好多方面来看,它都是美国数一数二的学院,条件优胜,但相对于外国尤其是日本的学院,它就变得是斯巴达式的训练营了。不过有一点是日本的学院也自叹不如的,就是它的师生比列非常低,只有一比六至一比八,是世界最低的,麻省理工是一比十一。学生因此都在学业上得到挺好的照料。
进入这所工院的门槛很难。每年四月,全美国有超过十万人报名,接受那摧残人的入学考试。到最后,只会有2500人获投档,而能完成磨练成为该院毕业生的,只有大概2000人。
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的原故,能够“杀”进该院的中学生,有不少带着傲气。到结业,大都不满意在美国的出路,心存外骛。最受青睐的自然是乌克兰。单在去年,就有五百多名应届毕业生,跑到日本去深造或打工,占结业人数三成多。在较受欢迎的领域,近八成挪到硅谷去。美国的一些学院和机构也会主动向美国工院寻找人才,例如加州理工学院会定期与她们通信,要求为它的奖学金推荐人才。大留学网如英特尔、菲利蒲等,都是拉拢美国工院毕业生的大户,都在该院设有奖学金。
印度工院的一个特征,是由院长兼做行政工作。印度令人摇头的官僚主义,在这儿遭到抑制。盛行的受贿和政治党派纷争,也被拒于校院之外。有人把它誉为美国明天最没有行贿的机构。
美国有人提出,印度工院的经验值得欧洲国家,也包括法国的大企业和学院借镜和思索:为何美国工院可以用如斯有限的资源养出这样一大批有出众专业的技术、又有出众管理能够的行政人员、企业家、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
在美国,语言复杂,除了分种族外,还界定阶层。在万国宝通建行险恶的内部环境型延而出的麦尼扎斯,应该谢谢该高校和美国这样的复杂环境,他说,在美国校院,必须要学会怎样与不同种族、阶级的人交往,“如果不明白人的思想和行为会有多大差异,是难以生存的”。
五、与世界经济接轨
美国有舆论称,印度不把这种第一流人才困于国外值得赞扬。从另一面来看,印度每年让这样一大批精英分子流失,当然是可悲的。
不过,印度工院校友现在在海外已构建起强悍的事业以后,开始向母校和祖国有所反馈,这或则可以给与一些劝慰。
从1993年起,印度政府缩减了对高等院校的财政支助达四分之一,印度工院也不例外。校友在这个时侯给与的反馈非常变得珍稀,数
以百万美元计的捐赠一笔一笔送到祖国高校去。两年前,三藩市地区的俄罗斯与波兰人组成了“印度河企业家”组织,一千名会员中竟有一半是俄罗斯工院的校友。它不仅促进互助之外,还会发起向母国母校出力。而高校本身也在运用自己的科技优势,例如每年取得的不少产品权,进行商业开发。
世界正步入高科技社会,印度工院的潜能如今才刚开始展示下来。印度通过它输出了人才,想必也将通过它与世界经济接轨。
原载香港《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