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大学毕业证详解:不庆祝圣诞的美国人是不爱国吗?

的确,对于刚刚离开中国大陆的我,对圣诞节的回忆是中国街道上悬挂的红绿相间的彩灯,商场前充气的圣诞老人,同学之间互赠的花花绿绿的贺卡,还有随处可以听到的“祝你圣诞快乐”。遥远的中国都如此热烈地庆祝圣诞,美国怎么会有将圣诞拒之门外的人?
我那时对圣诞的理解,或许很大程度上和中国政府对中国圣诞节“去宗教化”有关。中国虽然有隆重的圣诞庆典,却少见到带有耶稣形象的装饰,少听到宗教性较强的基督教赞美诗。中国的圣诞节狂热,与其说是对耶稣降临的庆祝,不如说是消费文化化与全球化共谋的产物。我那些居住在中国笃信基督教的美国朋友曾经试图在圣诞节时,在北京的公共场所安排唱诗班表演,却和政府陷入重重交涉中。尽管唱诗班同意了不穿长袍,修改歌词,最终却由于有“在公共场合聚众”的嫌疑,仍然没有从政府那得到通行证。
除了政府的立场,中国和美国民众对宗教的根本态度似乎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和美国人在宗教信仰上的泾渭分明相比,中国人似乎比较“大大咧咧”。在参观佛教、道教庙宇时,常常可以见到非信徒和信徒一起,在观音或老子像前三跪九叩,因为他们相信“拜拜无妨”而且“心诚则灵”。在我前往美国读书前,湖南的姑姑曾经送给过我一枚玉佩,是她在衡山顶的佛教寺庙拜来的,希望保我平安。过了不久,她又给我带来了一枚小小的金质毛泽东像章。“毛主席保佑你,”她认真地说。
这样看来,我刚来到美国时,对圣诞节的看法似乎在中国人中并不十分例外,然而在美国人眼里却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望着我的犹太同学听了我的回答后哭笑不得的表情,我心里暗暗困惑:在人人享有宗教自由的美国社会,为什么这些条条框框似乎比中国还多?
然而经过更久的观察,我才慢慢意识到,这些“条条框框”或许正是美国对宗教包容的产物。正因为国家对各种宗教的尊重和维护,信徒们才有更多空间恪守自己的宗教教义教规,能更加明确地以自己的信仰定义自己,宗教和宗教、教徒与非教徒之间的界限才更加分明。我在大学时,校园里各个宗教团体十分活跃,许多都有自己的学生活动中心。学校在各个宗教的传统节日时也会精心配合,在逾越节为犹太学生准备节日晚餐的特殊食物,在拉玛丹月为伊斯兰教学生调整作息课表。姿态虽小,态度却十分可贵。
在美国社会中,对宗教的尊重与维护的传统同样根深蒂固。虽然和任何社会一样,美国无法摒除大众对宗教的议论和成见,法律对宗教自由的保障和开放的社会言论却往往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成见被体制化,努力保证公民不为自己的信仰受到体制上不公正的待遇或人身压迫。
2011年,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决议提名美国裔穆斯林苏海尔·穆罕默德担任新泽西高级法院法官。这一决定一经宣布,却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甚至包括州议员的强烈谴责,原因是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信徒,并曾经作为律师为9.11事件后被美国联邦调查局以非正常理由拘留的穆斯林进行辩护。面对这些指责,克里斯蒂的态度非常坚决。“对穆罕默德的任何仅仅由于他宗教信仰做出的指控都是站不住脚的,”克里斯蒂说,“我相信对任何人的判断都应该建立在事实上,而非感情上。”在克里斯蒂强有力的辩驳下,穆罕默德于2011年7月宣誓,成为新泽西州第二位高级法院穆斯林法官。
这样的事例在美国并不罕见,而以此进行对比,中国政府似乎历来有提拔“无、知、少、女”(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女性)的传统,但提拔一位公开表示崇拜达赖喇嘛的西藏干部,却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另一个与中国情况稍有可比性的例子来源于美国社会对一支较小的本土宗教——山达基教(Scientology)的应对态度。山达基教于1952年由一位科幻小说家创立于新泽西州,多年来在美国社会一直饱受争议。它的一些特征与传统——包括为学习教义征收昂贵学费,残酷的权力斗争,对教徒的当众审判和强行逼供,以及对教徒私人生活的全方位控制——使它被许多美国人指控为邪教,也曾使它收到猛烈的舆论攻击,但在美国的社会制度下,山达基教的境遇十分优越。它在美国建有多处教堂,与其它宗教一样享受税务减免,通过法庭,信徒们还可以对宗教的攻击者进行起诉。在知识界,作家和学者们也在付出努力,没有因山达基教的不入流而对它纷纷嗤之以鼻,而是以尽量客观的态度对该宗教的发展和盛行进行研究。在2013年1月在美国刚刚出版的由普利策奖得主劳伦斯·赖特撰写的《大白于天下:山达基教、好莱坞与信仰之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美国对待宗教宽容的态度减少了不少可能因宗教产生的社会矛盾。然而这种宽容并不是毫无节制的。在美国的社会舆论中,也常常可以听到人民呼吁对宗教进行“限制”,而与中国政府的限制动机不同,这种限制的目的往往恰是为了保证各个宗教的独立性和生存空间。
回到圣诞节的话题上。当我第一次听到“向圣诞节开战”(war on Christmas)的说法时,不由感到匪夷所思。圣诞节在美国并不是全民庆祝的节日,我已理解,可“向圣诞节开战”又从何说起?
曾经在美国经历过圣诞节的读者一定会对无所不在的节日气氛记忆犹新。作为美国唯一一个基于宗教基础的法定节日,在感恩节过后,圣诞节便早早到达大街小巷。它铺天盖地的架势既是美国每年年底的一道特殊风景,也引起了许多非教徒的诸多不满和抗议。这股潮流到了一些基督教信徒口中,便被统称为了美国社会“向圣诞节开战”。
然而民意不可忽略。近些年,虽然圣诞树还摆在商场门口,圣诞贺卡还在发放,名字却都已经改成了“节日树”、“节日卡”。大型连锁商店——包括沃尔玛、塔吉特(Target)、梅西百货(Macy’s)——也尽量避免在节日广告和产品包装里里提到“圣诞节”一类的宗教字眼。与私营机构相比,政府机构和公立学校则是火药味浓的战场。一些地方政府曾屡屡因为在公共场合摆放宗教意味浓重的圣诞装饰而被公民控告,而一些公立学校也因为向全校学生教授圣诞节赞美诗而被学生父母起诉。理由非常简单:政府将经费用于资助偏帮某一个宗教,违背了政教分离的原则,而因为经费来自于纳税人,纳税人便有权力进行对它的花销进行监督。
身处在中国社会,这一切纷争似乎都显得十分遥远。美国社会与宗教的关系纷繁复杂,用一篇专栏概括无异于试图用一根牙签翘起大象。然而对于即将远行或初到美国的中国学生,希望它至少能够为你避免一场如同我和高中同学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