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学毕业证详解:美国私立高中的“丛林法则”
美国私立高中有没有所谓的“丛林法则”?初到学校,开校会时一眼看去,满礼堂按照着装要求穿西服打领带的男生和穿着彩色羊毛衫和西装小衬衣的女生,虽然和中国一水校服校裤戴着眼镜的高中生相比截然不同,但和《美国派》(American Pie)、《贱女孩》一类的美国校园喜剧电影中的一群做派迥异甚至有些光怪陆离的高中生形象相比更是天差地别。电影里美国的高中生活固然带有艺术性的夸张,但就算在现实中,大部分美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校园生活之间的差别也往往是初次前往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很少意识到的。私立学校每年四五万美元的学费已将绝大部分的美国家庭拒之门外,而且它们一般座落于乡村,远离喧嚣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也让很多人把它们称为远离美国社会现实的“泡泡”。
在“泡泡”里每天的生活按部就班,风平浪静,然而久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发现其中仍存在一些不那么显眼的“族群”和流动于其间微妙的“社会法则”。转学来的中国学生成长在原来学校相对简单直接的人际关系中,适应了将白纸黑字的年级排名作为终极法则的竞争环境,来到美国学校后,很多时候,这些生活结构中无形的改变和语言障碍相比,或许更让人彷徨。
在中国的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埋首于书本之中,在课堂内50个学生面冲一张黑板,学习以个体为单位;在课堂外的大部分活动——运动会、春游、甚至大扫除——则都以班为单位。而美国私立高中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和每天课后必须参加的体育项目,相比中国学校学生之间的流动性更强。一所学校的几百名学生在几百门课程和几十种课后活动中选择,产生的交集多而广——曲棍球队友、历史课同桌、辩论队搭档——并往往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之上。当然也有出乎意料的时候。在高中第一年,初来乍到的我刚刚把中国高中政治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抛在脑后,被选课单上一门叫做“世界宗教”的课所吸引,于是坐进了这门课的教室。一班的十三四名同学里除了我和另外两名女生以外全部是四年级(高中最后一年)的学生。班里有几个人高马大的男生,一身西装,脚踩大大的运动鞋,头上反带着鸭舌帽,上课时坐在圆桌的一侧,舒舒服服地靠在椅子里,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总是拖得很长。“当四年级的学生,选课一定很过瘾,”另一位低年级的女生向我嘀咕道,“我已经开始期待递交了大学申请以后的日子了。”
享受过课程和社团活动提供的自由而丰富的选择,下课后脱下正装穿上牛仔裤,周五晚上和同学在快餐店聊天,周六下午在校园里懒洋洋地散步放松。在这些时刻,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又潜藏于周围同学的举手投足间,被学生们骄傲地称作学校的传统,最初往往让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却又不得不在哭笑不得间照猫画虎。
美国的私立高中往往会和另一所规模相当,距离不远的高中结成“对手校”。两校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在校时一年一度的体育竞赛日里,两所学校的每一支校队会进行一对一较量,比赛地点每年在两所学校之间轮换。迪尔菲尔德的对手校是位于康涅狄格州的乔特罗斯玛丽中学(Choate Rosemary Hall),我们的体育竞赛日被称为“乔特罗日”(Choate Day)。在竞赛日前一天晚上的动员大会上,学生会在学校空旷的草坪中央竖起一个一人高,代表乔特罗斯玛丽中学的字母“C”,全校学生聚集在周围,在各校队队长的带领下高喊着“杀敌口号”,嘲笑着对手假想中的懦弱,最后将字母在一片狂欢中付之一炬。如今闭上眼睛,我还能清晰回忆起我那时站在人群中所看到的夜色下冲天的火光,它所照亮的周围同学的狂热的脸庞,以及脸庞上画着的被汗水浸湿的代表迪尔菲尔德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