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博士毕业怀旧解读电影《最佳出价 La migliore offerta》

国外大学博士毕业怀旧解读电影《最佳出价 La migliore offerta》

 性情古怪的奥德曼先生(杰弗里·拉什 Geoffrey Rush 饰)是一家顶级艺术品拍卖行的鉴赏拍卖师,在他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几乎从未失手,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各种时期的女人肖像画。比利(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饰)帮助他用低价拍到心仪的画作,而年轻人罗伯特(吉姆·斯特吉斯 Jim Sturgess)则帮助他用技术手段鉴定古董真伪。直到一天,一个神秘的女主顾克莱尔(西尔维娅·侯克斯 Sylvia Hoeks 饰)带着大批的古董遗产走进了他的生活,克莱尔声称患有广场恐惧症因此从不露面,但是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却让奥德曼渐渐着迷,他甚至求助于罗伯特追求女人的方法。终于有一天奥德曼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可是一个惊天的阴谋正在悄悄等待着他。


让我觉得有趣的是,片子的编剧和导演是57岁的托纳多雷。这个事实实在太有画面感了,我仿佛看到老头子半夜失眠,辗转反侧百无聊赖之际想到:你看,像我这样的男人,到了人生的后半段,该有的全部拥有了。还有什么样的女人会让我像年少时那样魂牵梦萦念念不忘呢?

于是,就有了《最佳出价》。仿佛是一个漫长的自问自答。

片子的男主角维吉尔也是相仿的年纪,一位首席拍卖师,拥有名誉,地位,财富。他冷漠,可以对餐厅特地为他准备的生日蛋糕不屑一顾;他狡猾,总是通过各种手段用最低的价格弄到想要的艺术品;他疏离,这么多年一直单身,有严重的洁癖,成日带着手套以防跟人哪怕最间接地接触。

然后有一天他接到一个寻求估价的电话。

片子的氛围一直强烈地暗示我们,这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它能一直吸引我们观看下去,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想知道,怎么样的诡计才能征服这样一个几乎是“不可能任务”的男人。

托纳多雷是这样给出攻略的。

首先,引起共情。共情是比同情高端得多的情感,意思差不多就是要让人“感同身受”。于是这样一个有人群恐惧症的女主出现了。这个设置实在太高明了。要知道男人大都有拯救欲,但不是阿猫阿狗都想去拯救。每个男人总是倾向于拯救某些特定类别的女人,她们身上的共同点就是:她们的缺陷其实就是他的缺陷。而他通过对于她们的拯救,实际上是完成了对于自己的救赎。维吉尔和女主其实是一样的,他的洁癖疏离,其实也是对人的恐惧。所以当他陷入对她的恋爱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一直戴着的手套不见了。

二是,会作。这里的“作”没有贬义的意思。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女汉子坚持自己的真性情,那没什么不好。但我一直觉得男女之间的关系很像探戈,充斥着试探,进攻,防守,征服。爱情和友情本质的不同是,爱情是需要张力的。把爱情想象成一个游戏,所有的游戏都需要伪装,伪装是为了让整个游戏更加刺激有趣。如果把一切都明明白白地摊在桌面上摆出一副任君挑选恕不还价的样子,那就不是爱情了。就像悬疑小说,如果一开始就翻到最后一页,那还有什么乐趣呢。我们看到年迈的维吉尔被女主角折腾得手忙脚乱,一下子她又崩溃了,一下子又消失了——但他呢?却始终乐在其中。爱情像生活的过山车,我们都需要偶尔的肾上激素大爆发。

三是,有某个特别的吸引点。这段关系不会有机会发展,如果不是女主家中的机器人零件。正是对渴求的艺术品的执着这个死穴让维吉尔一次次回去那个充斥着廉价古董的老房子。而在我们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用面具武装着自己,“爱好”的确是破坏那个面具最好的切入点。

四是,神秘感,距离感。如果不是因为无论如何也见不到面,最后只能躲在雕像后面偷窥,估计女主的亮相也不会让维吉尔如此惊艳。如果一开始就是大大方方的认识,也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片子里一个情节,维吉尔出了车祸,但他以为是这场车祸让女主终于走出了那座房子,他为此感到庆幸——这让我尤为心酸。一个老男人的真心,因为是穿越了层层世故的真心,所以显得尤其纯粹和脆弱。

故事像整个氛围暗示的那样走向了悲伤的结局。但是最后的最后,男主角去到了女主角曾经提到过的一个布拉格的餐馆:日与夜。服务生问他:一个人吗?他说:不,我在等人。于是在无数钟表转动的齿轮中,在时间有声有形的逝去中,他独坐着等待。

总有一点点的真实可以掩盖所有的虚假。我想托纳多雷想说的是,人生本来就是由很多虚假伪装构成的,你不能去奢求百分之一百。我们需要的,只是抓住那一点点真实,这一点真实是撑起我们的阿基米德支点。足够了。

P.S.女孩子特别喜欢问“你爱不爱我?到底有多爱我?”事实上,男孩们肯定没有女孩们想象的或者他们表现的那样爱。但他们爱的分量——甚至是爱本身,已经足够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