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毕业认证解读: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国外大学毕业认证解读: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首先说明的是我对于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不太懂。之前更不知道史坦(Isaac Stern)是何人,后来是通过看这个《从毛泽东到莫扎特》(from mao to morazt)才知道,而且深信其必定是大师。史坦1979年来中国,当时中国结束文革没几年,也是毛逝世没几年。影片介绍中提到了他此行的一个重大标志,那就是第一个文革后第一个到中国的外国人。
史坦先生79年来中国只呆几个星期,时间不长,一如这部纪录片的长度,只有84分钟。可这84分钟,内容却是很丰富。史坦和他的助手们先去北京,后去桂林,最后是上海。每到一个城市,史坦总要细细观察这个城市,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奇地大量着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人,他们拍了民乐团,拍了那些练杂技的演员,还有京剧,还有在体校训练的小运动员……所以我们从影片的镜头中可以感知,当时的美国人对于中国人的好奇、惊讶、惊喜。这些影像中处处跳动着音符,欢快的、抒情的、悲伤的,很美。
当然,如果把这个片子当成一个美国佬看文革之后的中国,那就非常的不准确。史坦此行的目的重要的还在于交流音乐,这交流包括与中国音乐界的交流,与小琴童的交流。在北京和上海的时候,史坦经常要给那些小琴童讲课,每到讲课的时候,下面的观众座无虚席,掌声、笑声阵阵。为什么呢?因为这史坦不仅拉琴拉得好,而且极具幽默感。记录片中,经常可以看见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诠释着对于小提琴的理解。我相信,这个片子如果在今天放给那些正在练习小提琴的学生看,也一样受用。而对于如我这样的音乐门外汉来说,也是很受用的。
史坦告诉学生,把小提琴当作身体的一个部分,要自然,放轻松,要充满感情。他发现中国的演奏者对于西方音乐的理解力不够,追求快、熟练,其实这走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影片中,史坦在排练的空隙专门和李德伦(中央乐团首席指挥)交流了对于莫扎特的看法。
结果这么一交流,就发现了很多问题。李德伦说莫扎特出身的时候正好是西方世界从封建社会变成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时期。意思就是说,莫扎特是由于时代而造就了他。史坦很不同意,他认为这与时代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莫扎特的天才有关。后来,1999年11月19日当史坦先生再在中国演出的时候,李德伦也来了,他坐在轮椅上,显然身体情况很不好,不过他还是坚持着坐在轮椅上指挥乐团,合奏二十年前与史坦合作的《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后来他私下承认,二十年前自己说莫扎特,也不是真心话,那个时代时时刻刻都要讲政治,他也认为莫扎特是天才,天才与时代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详见附片《20年后的相会》)
后来,史坦去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看到许多才华横溢的学生表演,大为赞赏,而且好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赞美。有个弹钢琴的小学生,在弹完钢琴之后,史坦直呼这是世界级的水平。二十年后这个叫潘淳的小男孩,成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影片中还有那个弹大提琴的腼腆小男孩叫王健,现在成了世界著名的大提琴家。
我个人以为,全片最精彩的地方在上海拍摄的时候。电影中还请著名小提琴家谭抒真讲述了他不少与小提琴的经历(更多叙述详见附片《上海的绅士》)。另外,史坦给音乐附小的领导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发现8-11岁的孩子表演的都非常的好,而17-18岁的孩子就感觉不好了呢?音乐学院附小的领导,说十七八岁的学生经历了文革,文革的时候一切的练习全部禁止了,而且也无法听到西方古典音乐……
看见音乐学院的老师愤怒地控诉文革对于音乐人才的毁灭。此片的拍摄离现在有近30年。文革是不会再出现了,但也许阻碍人才的发展的阴影也许未曾消失,只是变了一个形式而已。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个影片的名字《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我相信毛无疑是政治的代名词(拓展开来是保守、封闭的代名词),而莫扎特必然是艺术的代名词(拓展开来是自由、开放的代名词)。回想79年之后,当西洋音乐再度成为我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当西方艺术、文学、思想、经济大师走进中国。也许一部布满音符的纪录片就是一幅缩影,一幅让人温暖激动兴奋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