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毕业生|解读电影《年轻的女王》

国外大学毕业生解读电影《年轻的女王》


初衷的确是为了看百合线而来,镜头一切到克里斯蒂娜的脸——噢 这圆润的小脸,天…这口音再配上有些僵硬表情,不符合我期待的女王外型,女二初看还行但气质不突出,举止言谈更无看点。前期是有些抱怨这选角的。

开始对克里斯蒂娜感兴趣,是从她紧张但自信的撩妹开始,认真又僵硬的吻姿是感人肺腑的好笑,于是我莫名的少女心在这给她加了分。

接着就是她站在啤酒桶上那一幕。想对她的子民宣扬她的先进思想,鼓动氛围试图寻找认同者。却只被大臣一句“赏赐啤酒”完全给压了下去。

“原来 大家并不关心这些啊” 最后看着她眼里仍闪着光但被给熄灭的火,缓慢的扫视着人群,失望、愁闷、不解、纯粹、热烈、天真、这几种感觉揉在一块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迷人。

但年轻的女王还不明白,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该怎么平衡。她拒绝和亲寻求庇护,她的政治抱负与理想、对生命价值的精神追求,这样的人格使她散发出一股了不得的魅力。使我自动修饰了她并不完美的五官,忽略了不算太出色的演技。

再来就是她的感情线。贝尔虽然是喜欢女王的,时代氛围和周围权贵施加压力,加上平庸的人格思想使她顺理成章的走务实路线。当爱的人在大喊“我们是个错误”还冠上了她并不愿的无奈担子“您是国家的牧羊人”。


对于情感浓烈的理想主义来说,有什么比爱人的离去,且否定感情存在的价值意义,还要撕心裂肺呢? 于是她决绝、怒其不争,大闹婚礼。迎寒雪赶羊群,拄了秃木杖 披了脏毛裘,闯进人人敬畏庄严肃穆的教堂。只因她说她是牧羊人,便真赌气赶羊给她看。掩不住的失魂落魄也要强撑上门找不痛快。这情景是荒诞又好笑的。但都怪她这不合时宜的“祝福”,让我觉得,要是选择笑话她,也是不合时宜的。

高高在上的女王实际成了阶下囚,困在世俗与政治利益之中,没有能力追寻理想与自身存在的价值,被仅有的爱束缚并予以最后一击。掌控不了的矛盾,愈演愈烈的冲突,突然令她很想“死一回”。就这样任性的冲出教堂,走向湖边时顿了顿,回头望了望贝尔,那一眼似埋怨似诀别,随后毅然跳入刺骨的湖中。但倒不必为她担心,向死而生的觉悟才能重塑筋骨,积聚力量。

精神导师兼挚友笛卡尔,曾告诉她,爱分两种,慈悲与贪婪。克里斯蒂娜最终还是由任性直莽转化为前者。最后一次的道别,凝视着贝尔与丈夫孩子安然的依偎相眠,把不舍与爱恋留在了她们眼神交汇的时刻,将言而未语。我爱的人啊,只愿你一世如此夜美满 无恙。

而我这时满脑子都是她写信问笛卡尔“爱是什么”的镜头。随后她一个人呆呆的在门外看着贝尔和侍女嬉戏,她痴痴的笑着,温柔坚定,移不开眼的动人。


世界上有两种电影,讲故事的电影和不讲故事的电影。世界上有两种观众,更多的观众只能看到故事。

因由于大众习惯从媒体、权威解释者那里获取二手知识的劣根性,再加之以讹传讹,我们曲解了许多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人物。

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和不同范围内,都建立在曲解和误解的基础上。知识就是权力,但是,传播者和解释者,甚至还有篡改者,劫取了知识的权力。

人类知识史,也是一部知识被歪曲、被篡改的历史。

劫取知识的权力,目的在于精神控制,这是阴谋家玩政治的最高境界。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光荣”一词,曾经使得多少青年枉死?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人,从来都是被玩弄者。人们不知不觉的成为统治阶层的合谋者而不自知。军事不能解放人类。解放人类的,只有知识,但是人们拿着他人给予的二手知识,将自己囚禁起来,自己奴役自己,他们都是精神上的被囚禁者和被奴役者。只有自我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只有自我觉醒,才能意识到被玩弄和奴役的真相,才能意识到自己一直为之努力和奋斗的人生,原不过是傀儡人生。

René Descartes:To attain the truth in life ,we must discard all the ideas we were taught.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本义是其所作出的关于自我的一个定义,也是对自我的来源的揭示。

 《女孩国王》事实上是一部哲学电影,一部关于自我的觉醒的电影。

笛卡尔是自我觉醒者。他的学生克里斯蒂娜女王,也是一个自我觉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