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全州大学毕业证|本尼·安德鲁斯:肖像与真实的人

韩国全州大学毕业证|本尼·安德鲁斯:肖像与真实的人本尼·安德鲁斯(Benny Andrews)曾将自己的艺术抱负定义为渴望“在别人眼前展现一个真实的人”。这句话成了曼哈顿迈克尔·罗森菲尔德画廊(Michael Rosenfeld Gallery)一个重要展览的副标题。“本尼·安德鲁斯:肖像,眼前的真实人物”展汇集了这位艺术家描绘朋友、家人和其他艺术家的28幅令人难忘的作品,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出。他用其所谓的“粗糙拼贴”技巧,历时35年创作出这些引人入胜而又光怪陆离的画作,它们将绘画主题与拼贴的画布、纸张、印花面料和精心放置的服装碎片结合在一起。
安德鲁斯(1930~2006年)的父亲是佐治亚州的贫困佃农,从小就教他画画。这项技能成了他弥补因帮父亲干活而错过学业的重要工具。在某种程度上,他是通过画生物体、平面几何物体以及其他老师要求的东西来学习知识。在朝鲜战争中服完役,他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面对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备感压力。尽管他不喜欢现实主义所包含的不断精炼,但他还是想以具象风格作画。

1986年创作的乔治·C·安德鲁斯的肖像,这是作者的父亲。“安德鲁斯的所有肖像图都以温柔著称,尤其是那些他最亲近的人的画像,”我们的评论家说道。

1986年创作的乔治·C·安德鲁斯的肖像,这是作者的父亲。“安德鲁斯的所有肖像图都以温柔著称,尤其是那些他最亲近的人的画像,”我们的评论家说道。 BENNY ANDREWS ESTATE/LICENSED BY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AND MICHAEL ROSENFELD GALLERY
他的导师之一,艺术家鲍里斯·玛尔戈(Boris Margo)告诉他,要画他最了解和最关心的东西。他选择一举两得,聚焦于学校清洁工,他们大多是非裔美国人,他对他们十分友好。“我就来自这样的人之中,”他后来说道。“他们就像我的亲人。”在《休息的清洁工》(Janitors at Rest)中,安德鲁斯描绘了三个正在休息的人;一人在读书,另外两人可能在交谈。为了避免精炼,增加某种原始感,这位艺术家在画布上撒了一些纸片,就像清洁工可能会扫掉的那种。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粗糙拼贴。
如果绘画也有第四面墙,即分隔主体和观众的无形隔断,那安德鲁斯就部分打破了这堵墙。他笔下的人物虽不能彻底脱离画布,但也并非完全停留在画布上;他们徘徊于画布和观众之间的过渡地带,让人感到兴奋的同时也会带来迷惑。他们在明显被做成艺术的同时,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生动。人物四肢可能是从画布上剪下来的。最重要的是他笔下人物所穿的具有辨识度的衣服;帽子或至少是帽檐是另一个常规细节。这些碎片有很多用途,象征人物的生活就像他们总是疲惫的面孔一样。
1989年的《饥饿》,画中人物的脸分裂为抽象面具和一张饱受蹂躏的面容。
1989年的《饥饿》,画中人物的脸分裂为抽象面具和一张饱受蹂躏的面容。 BENNY ANDREWS ESTATE/LICENSED BY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AND MICHAEL ROSENFELD GALLERY
到上世纪70年代,安德鲁斯将画作的组成元素一个接一个地摆放在纯白背景上,让观众识别各个部分和技巧,并将它们的含义拼凑到一起。在《路易》(Louie,1977年)中,一个戴着宽檐帽、穿着条纹衬衫(它们都是来自真实物品的碎片)的男人几乎占据了一半画布。他一边说话,一边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捻着两朵小花。背景是一棵美丽的树,它的绿叶和扭曲的棕色树干分别画在各自独立的画布上。更深处,一排似乎赤裸的棕色男性消失在远方——这是一个鲜明的悲伤形象,象征着美国数代有色人种受压迫的文化记忆。
《路易》(1977年),“一个鲜明的悲伤形象,象征着美国数代有色人种受压迫的文化记忆。”
《路易》(1977年),“一个鲜明的悲伤形象,象征着美国数代有色人种受压迫的文化记忆。” BENNY ANDREWS ESTATE/LICENSED BY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AND MICHAEL ROSENFELD GALLERY
安德鲁斯有几件画作描绘的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对边缘化情形的描绘,就像《饥饿》(Famine,1989年)中的瘦弱儿童,拿着一个乞讨的碗,脸被分割成两半,一边是抽象面具,另一边是被蹂躏得十分沧桑的面孔。相较之下,《压迫之像(致敬南非黑人)》(Portrait of Oppression [Homage to the Black South Africans],1985年 )则以其举重若轻而震撼人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穿牛仔背心的人物半身,他的手背在身后,好像被绑住了。一条链子垂在画作中,碰到了他的右肩。他的脸是虚构的,表情平静而敏感。他看起来就像与美国抽象画家诺曼·刘易斯(Norman Lewis)有血缘关系,后者温文尔雅的肖像就在展览入口处迎接我们。
安德鲁斯于1978年创作的艺术家霍华德娜·平德尔的肖像画。
安德鲁斯于1978年创作的艺术家霍华德娜·平德尔的肖像画。 BENNY ANDREWS ESTATE/LICENSED BY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AND MICHAEL ROSENFELD GALLERY
安德鲁斯的肖像画都以温柔著称,尤其是那些他最亲近的人的画像。在《乔治·C·安德鲁斯的肖像》(Portrait of George C. Andrews,1986年)中,他的父亲身穿烟草色的工作衬衫,头戴报童帽,坐在一张红色安乐椅上休息。他身旁的墙壁与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物品,让人联想到小幅绘画、玩具、钓蝇——那是艺术和情感的汇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他所欣赏和描绘的艺术家——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霍华德娜·平德尔(Howardena Pindell)、雷·约翰逊(Ray Johnson)、内内·汉弗莱(Nene Humphrey,也是他的妻子)——似乎格外平静。在《肖像画家的肖像》(Portrait of the Portrait Painter)中,他对既当艺术家,又当描绘对象的乐趣是显而易见的,一位艺术家(可能是安德鲁斯)坐在一位穿着美丽的女性对面;在空白更多的画布之上,一块未动笔的画布横在他们双脚之间。画中场景充满了喜悦与期待。
最终,安德鲁斯还是用心听取了鲍里斯·玛尔戈的建议,描绘了他所了解和关心的事,那可以归结(而非过于简化)为艺术、政治和人:他所爱的人和艺术家同侪,还有人类苦难和社会不公,这是他行动主义背后的问题。他最终所描绘的自己的世界和价值观,这或许是你对任何艺术家所能提出的最高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