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证解析:《斯大林之死》:用大笑反抗独裁
以下就是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证解析:《斯大林之死》:用大笑反抗独裁等电影话题信息,接下来请欣赏该话题的精彩内容:提取政治精华的大师阿尔曼多·伊安努奇(Armando Iannucci)以残暴为主题创作的喜剧,几乎是最好笑、最直面现实的。作为一个理应家喻户晓的喜剧天才,他最著名的作品是HBO制作的连续剧《副总统》(Veep)。该剧以华盛顿的政治为题材,2012年初登场时是一部讽刺作品,但现在看来简直像是真人秀。他还执导过电影《灵通人士》(In the Loop),该片对伊拉克战争前夕的情况做了充满污言秽语的嘲弄。只有在最新作品《斯大林之死》(The Death of Stalin)中,他似乎才放弃了当代政治。这部令人震惊的怪诞喜剧讲述了一个独裁者和他洒满灰烬与鲜血的世界的故事。
《斯大林之死》巧妙地结合了凶狠的俏皮话与令人痛彻心扉的对话,还有时机恰到好处,即使放在《三个臭皮匠》(Three Stooges)里也不突兀的滑稽打闹,会令观众忍不住爆发出阵阵笑声。把恐惧变成喜剧不稀奇,但伊安努奇坚持把这两种看似冲突的体裁作为并行不悖的准则,令人耳目一新。在《斯大林之死》中,恐惧势不可挡,并且深植于日常生活中,以至于扭曲了日常表达、语言、手势和身体。它把面孔变成了面具(悲剧性的和喜剧性的交替出现),把人变成了漫画,把死亡变成了笑料。
影片故事开始于1953年3月初。74岁的铁腕人物斯大林(阿德里安·麦克洛格林[Adrian McLoughlin]饰)已统治苏联数十年,犯下了无数反人类罪行,受害者数以百万计。他近乎沉默寡言,一头铁灰色头发,后面跟着一群阿谀奉承的随从——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单中包括赫鲁晓夫(Khrushchev)和莫洛托夫(Molotov)。然而斯大林喜欢古典乐和老西部片,在不经意间提醒观众:在犯罪中,野蛮和文明往往是搭档。斯大林和一群马屁精离开克里姆林宫,来到一处位于林区,相对简朴的乡下宅邸休养,不料却在当天深夜罹患重病。
他暂时坚持着,喘着粗气却说不出话来。这让他那些名义上的亲密同志陷入了迅速升级的恐慌。其中最吸引人,或者说最不明显惹人讨厌的是赫鲁晓夫(史蒂夫·布谢米[Steve Buscemi]饰)。他是农业部长,也是一个从表面上看很无趣的狡猾阴谋家。赫鲁晓夫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独角喜剧演员一样告诉妻子,他的哪个笑话把斯大林逗笑了。她尽职尽责地把它们记录下来,供将来参考。得知斯大林生病后,赫鲁晓夫匆匆在睡衣外面套上夹克和裤子,赶到斯大林身边。此时,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的一把手贝利亚(西蒙·拉塞尔·比尔[Simon Russell Beale]饰)已经到位并开始密谋了。
《斯大林之死》是根据法比安·努里(Fabien Nury)和蒂埃里·罗宾(Thierry Robin)的漫画小说改编而成的。努里和伊安努奇、戴维·施奈德(David Schneider)、伊恩·马丁(Ian Martin)以及彼得·费洛斯(Peter Fellows)共同担任该片编剧。他们的合作天衣无缝,再加上令人惊叹的演员阵容,呈现出一部生动的作品。杰森·艾萨克斯(Jason Isaacs)饰演自我感觉良好的最高军事统帅朱可夫(Zhukov);迈克尔·佩林(Michael Palin)饰演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故事开始时,莫洛托夫完全没想到自己能奇迹般地逃脱。他和斯大林的其他部下共同打造了一个官僚管理的恐怖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要被枪毙的人都被列入一个整齐打印好的名单,上面列着合理的解释。现在,他的名字也出现在这个名单上。
伊安努奇从历史中提取相互矛盾的叙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将它们进行扭曲。真正的创伤和暴行一掠而过,没有被认真阐释,例如,片中短暂展现了古拉格集中营里绝望的囚犯和血腥的场景。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斯大林时代的暴行只为奉迎者们的疯狂阴谋提供了可怕的背景。赫鲁晓夫很快就成为这些幸存者中最狡猾的一个,尽管贝利亚的行动更快,一开始的杀伤力要强得多。斯大林死后不久,贝利亚就发出了自己的暗杀名单,他信奉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就像《副总统》里的塞琳娜·迈耶(Selina Meyer)曾经说过的那样。
左起,克劳利、保罗·怀特豪斯、布谢米、坦博尔和保罗·查希迪。
左起,克劳利、保罗·怀特豪斯、布谢米、坦博尔和保罗·查希迪。 NICOLA DOVE/IFC FILMS
然后,故事转向莫斯科以及各种阴森宏伟的内务部门,在那里,赫鲁晓夫等人轮流筹划斯大林的葬礼以及自己不确定的未来。斯大林的儿子和女儿(分别由鲁伯特·弗里德[Rupert Friend]和安德烈娅·里斯波罗[Andrea Riseborough]饰演)嚎啕大哭,大发雷霆,给影片注入荒诞和自我夸张的戏剧化情节,令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慢慢让位给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接下来是秘密会议、成群的哀悼者、来访的要人和更多的秘密会议。伊安努奇特别擅长展现阿谀奉承的各种方式,祈求的脸、手和身体会因为恐惧和可怕的爱而颤抖。
《斯大林之死》时而有趣、时而令人不安,观众的大笑会慢慢变成倒吸一口冷气,甚至是非常不安的倒吸一口冷气,然后又突然变成不安的、喘不过气来的大笑。伊安努奇让演员们用各种英语口音讲话——从布鲁克林口音到考克尼口音——这产生了某种政治上的共鸣,表明极权主义无国界。但它也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创造出很少有电影能实现的布莱希特式异化。布谢米用令人信服的现实主义手法演绎赫鲁晓夫,当然,他的外形与这个角色十分相符——秃头,宽松的服装。不过这个角色的布鲁克林口音也突显出布谢米的特色,把他自己也呈现出来了。
演员和角色同时向观众致意的双重效果也是一种常见的喜剧策略,兔八哥(Bugs Bunny)和金·凯瑞(Jim Carrey)等都用过这种手段。它特别适合这部电影,因为在该片中,几乎所有角色都在扮演同一个角色的不同变身——一个盲目崇拜、绝对顺从的仆人。斯大林一咽气,贝利亚和赫鲁晓夫立刻就不再扮演这个角色了。而另一些人,例如莫洛托夫,以及国家副主席、斯大林的显然继承人马林科夫(Malenkov,杰弗里·坦博尔[Jeffrey Tambor]饰),除了长期的表演,似乎什么也没剩下。
约舒亚·鲁本斯坦(Joshua Rubenstein)在自己的书《斯大林的最后日子》(The Last Days of Stalin)中用一句引语概括了这位独裁者对苏联的掌控:“斯大林在每个人心中,就像锤子和镰刀在每个人脑海里一样。”在伊安努奇的电影中,你能在每一张苍白狡诈的脸上、在每一间牢房里,以及马屁精的微笑中看见锤子和镰刀。在贝里亚的每一个动作中,当马林科夫一脸忧伤地穿上约束衣,设定自己的死期时,你都能看见锤子和镰刀。有时,你会觉得,伊安努奇有多好笑,就有多么残忍,在这部影片中,希望似乎遥不可及。不过,他也通过奥尔加·库里连科(Olga Kurylenko)饰演的钢琴家以及这部电影本身表明,艺术无疑是一种反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