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大学毕业证详解:在国内的学校,所有的一切都有价钱
私有企业也用上了同样的办法,为顶尖学校提供“企业赞助”。
在中国,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免费的义务教育,现实却往往更加复杂。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缺少关系的父母必须一再为更好的教育机会掏钱。在全中国,类似款项打的是“择校”费的招牌,择校费打开了孩子去家庭户口本上登记的城区或市镇之外的学校就读的大门。
数以百万计的民工来到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艰辛,对他们而言,这些不合理的费用特别沉重。自2005年以来,教育部和中国国务院已先后五次发布正式禁令,禁止收取“择校”费和其他不正当费用,但学校领导和相关政府部门却不断想出各种巧妙的招数来绕过禁令,让钱流进自己的腰包。在一些排名靠前的高中,入学考试成绩低的学生可以“买”到关键的几分,由此把成绩提高到录取分数线以上。在北京的一所精英高中,根据不成文但却众所周知的政策,家长每为学校贡献4800美元,学生就能多得一分。“我班上的同学都知道,” 一名15岁的王姓学生说。为避免引起反响,她要求不提学校的名字。
周围都弥漫着金钱才是王道的文化,老师们也常常通过各自的方式来补贴微薄的工资。撰写过教育报道的记者覃里雯称,一些老师不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课程中的大量关键内容,而是另外开设补习班,鼓励学生上补习班。
“既然大家都付钱给你,为什么还要免费上课呢?”覃里雯说。她表示,想到孩子可能会错过关键内容,或者是惹来老师的忌恨,许多家长都觉得有必要花钱上这些补习课程。
9月的教师节是一个全国性节日。在此期间,各年龄段的所有学生照例都会给老师带来礼物,溜须拍马的文化由此变成了一种代价不菲的竞争。一束花或一个果篮就够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根据中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如今许多老师希望收到的是设计师名表、昂贵的茶叶、礼品卡甚至度假游。一些家长称,在内蒙古,更敢要的老师喜欢收到借记卡,这些借记卡关联的银行账户全年都可以充值。
《上海日报》估计,同十年前相比,这类礼物的价值已经涨了50倍。
“这是个恶性循环,”上面提到的在北京经营电器店且有一个10岁女儿的赵姓家长说。“如果你没送件好礼物,其他家长却送了,你就会担心老师不关照你的孩子。”
在这种贿赂文化中,家境贫困的学生最容易受到伤害。33岁的包红(音译)在北京做家政服务员。她以前觉得,自己七岁大的女儿蕊(音译)之所以学习吃力,是因为女儿是由乡下的爷爷奶奶养大的。但现在,包红认为这都是老师的错。
她说,去年,有个老师打了她女儿耳光,还说她“笨”。到了春天,这个老师就不再批改蕊的家庭作业了,后来的一次义务家访也没来。“我女儿受歧视,就因为我们赚不了多少钱,”包红站在租住的房子外面说。房子是她和丈夫一起租的,她丈夫是一名马路清洁工。
一些家长发现,坚守正直的唯一办法是完全不接受中国的教育。37岁的王萍(音译)在北京经营着一家酒吧。因为对贿赂成风深感厌恶,她决定把儿子送去国外接受教育。她给儿子在艾奥瓦州的一所公立高中报了名。八月,在和独生子挥手告别时,她潸然泪下。
“从孩子生下来开始,中国的教育制度就对他们就不公平,”她说。“我不希望我儿子再和这种制度有任何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