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毕业证_科技证毕业香港大学要多少分

追踪

香港回归后的一年,香港学校委托内地大学招生,从10所内地合作大学中选派少量学生来港学习。 毕业后,如果你获得香港学校的毕业证,你的学费和生活费将由香港赛马会和特区政府全额资助,让人们看到在香港读书的“高福利和高回报”。香港学校。

当然,委托招生并不总是只是一个试验田,届时香港学校就可以腾飞了。 2003年被称为香港入学“元年”。 当年,部分香港学校获准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六省开展自主招生。 虽然前两年不景气,但香港学校招生营增长迅速。

最激动人心的一年是2005年,不仅因为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跻身内地招生行列,成为这一荣誉的“前两名”获得者,还因为顶尖科学学者陈修业在北京,放弃了清华,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大学宣布因面试成绩不佳淘汰11名省市状元……一时间,就读港校成为高中生“更高”选择,超越清华北大。

香港学校于2005年开始受欢迎,次年招生范围扩大至20个省份。 2011年,全国31个省份向香港学校开放招生。 今年起,香港所有具有17个学位授予资格的学校均获得内地高考招生权。

与此同时,50万元奖学金挖走状元、21名状元南飞香港学校……类似的新闻一直持续“烧”到2011年。在这个过程中,香港学校一直都有答案。他们希望招收什么样的学生; 高分考生对于自己想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并没有给出非常满意的答案; 大陆大学也被迫开始重新思考其教育,并被“搁置”。 “走上改革的‘快车道’。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证

如果辽宁第一学霸刘丁宁没有在2013年从香港大学退学重新进入北大,人们可能不会如此清晰地意识到“香港学潮”逐渐回归理性的趋势。 事实上,香港学校经历了招生“大高潮”,“退烧”迹象已然显现。 自2007年以来,内地学生不断从香港学校退学。 2002年至2011年,香港八所公立大学发生六起内地学生自杀事件。

香港学校是否是学生心目中的“天堂”,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疑问:香港学校相比内地大学最大的优势是国际化程度,但近年来内地大学的国际交流项目发展迅速。 在基础教育领域,香港学校并不是领先者,很难赶上内地知名大学……

据媒体报道,今年香港学校遭遇省市高考状元集体被拒的情况。 其中,云南理科冠军周全拒绝了香港中文大学66万港元的奖学金。 状元们拒绝来港学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实现“北大”、“清华”的梦想、粤语困难、难以适应气候、香港人对内地人不友好、而且去内地读书更容易积累人脉……不过,我们不能一味地为排斥香港的学校里的状元加油。 盲目鼓掌意味着我们还没有弄清楚一些问题——谁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还有谁因为害怕改变而浪费机会? 我们应该为那些坚持理想并做出选择的人鼓掌,也为那些为自己的适应性不足找借口的人鼓掌。 (文采妃)

选集

受访者:小宇

2014年北京高考考生

最终,小宇决定去香港科技大学学习。 这是他在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同一专业时的选择。

“之前我也犹豫过,因为不知道能不能拿到香港学校的奖学金。参加面试后,香港科技大学表示会提供全额奖学金,考虑到利弊之后在这两所学校中,我决定去香港。” 小宇告诉记者,粗略估计在香港读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约为70万港元。 在香港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的情况下,去香港读书和去北京读书的费用会相差无几。

“我对北大很熟悉,也参加过北大的一些课程,比如北大夏令营等。” 小宇说,他也通过各种渠道尽力了解香港科技大学。 可以说,他的决定是基于必要的信息和冷静的思考。

学校和专业排名、国际化水平、英语教学是小宇对比分析的重点。 “就我想读的专业而言,香港科技大学比北京大学好。” 小宇表示,他非常重视香港学校的国际化。 有本地学生、内地学生和背景各异的国际学生。 该学校以其国际学生而闻名。 还为在校学生提供许多海外交流机会。 至于港校的英语教学,对于未来打算出国读研究生的他来说,显然比北大更能锻炼自己。

那么,如果你即将去香港留学,你会担心适应香港的学习和生活吗? 小宇的回答很简单:“既然我以后打算出国留学,肯定会有一个适应的问题,与其到时候去适应新环境,不如现在就开始在新环境中尝试一下。”

当谈到一个学生高考后对学校、专业甚至人生规划做出重大选择时,小宇坦言,这确实很难。 很多人没有这个能力。 不过,不少学校开始重视这一点,让学生不那么着急地“安定”。 “据我了解,香港科技大学的招生是以学院为单位,比如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等,所以对学生的限制没有那么严格。 ”

小宇在采访中表示,选择香港学校和内地名校并不是对学校本身的判断,而是根据自己想要的专业和未来的人生规划做出的决定。 “正确的选择”。 (韩坤)

经验

受访者:乔伊

我在广州的一所大学攻读本科学位,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现在我在香港工作。

“我是广东人,会说粤语。” Joey在采访中首先指出了自己与大多数内地学生的不同之处。 毫无疑问,从逻辑上讲,她的语言优势将使她比不会说粤语的内地学生更容易适应香港的学习和生活。 然而,从内地到香港,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两所大学的学习经历总会在一个人身上产生一定的火花,这就是经历和思考。

就最直观的个人感受而言,容祖儿坦言自己更喜欢香港的大学。 “与我的本科院校相比,我所在的香港大学给了我更多的个人思考空间,这让我更多地想起了自由这个词。 强制性的集体活动不多,学生一进校也没有被告知可以禁止。 什么,应该怎样。”

自由,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宽容。 这也是Joey眼中香港大学与内地大学最大的区别。 在她看来,香港大学更包容包容差异,而内地大学不喜欢不合群的人,力求听话的学生。 Joey举了个例子:“最近在北大,学生抗议燕京学堂选址靖远,学生被举着标语的保安抓住,这种情况在香港院校不会发生,学校不会花太多人力在这些事情上。”但同时,学校对学生的不关心也会让习惯了关怀和团聚的内地学生找不到归属感,而内地大学的宿舍生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影响。更近了。”

祖儿因为从小就看TVB节目而去香港读书。 受新闻节目影响,他喜欢香港的新闻氛围,“就是想来这里看新闻”。 来到这里后,与刚进入大学时的失望相比,香港的大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Joey表示,在香港读书期间,遇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和善良的人。 尽管他的很多同学也来自内地,但他仍然体验到了许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本科大学文化。

在评价一所大学时,Joey最看重的是师资力量。 回忆起自己从优秀教师身上得到的启发,Joey认为,一个老师的个人品行和行为会比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更久,尤其是当学生刚进入大学、人生观趋于稳定的时候。 除此之外,她还提到了大学的包容性。 “学生在思考或做某事之前不会有来自学校的压力,这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

在香港读书期间,Joey对大学里发生的很多事情感到震惊,觉得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内地大学。 她分享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之一。 刚到中大时,Joey就在校园布告栏上看到了一张海报。 内容是反对学校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源于学校不允许男女学生在异性宿舍过夜。 “这名学生用了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法,说同性恋者也可以和同性过夜,这是不是意味着同性就不会发生性关系?这件事的讨论方式和范围让我震惊。” 乔伊回忆道。

说到适应环境,乔伊并不认为某些人才适合某些地方。 她说:“因为人都会改变,更何况是一个刚进入大学的18岁男孩,他没有资格说自己更适合哪里,毕竟他的前世几乎都在同一个地方,同样的生活方式。关键是在这里,感受一下,然后做出判断。”

即便如此,容祖儿也以相对客观的标准表达了自己的经历:“在香港生活需要你高度独立,很多事情不会有人提醒你,包括找实习、找工作、换工作等等。”签证、纳税等。在内地,辅导员会开会告诉你如何填写某些表格。 根据我的经验,这在香港似乎不存在。 因为搬家时没有主动通知税务局,所以错过了纳税时间。”

(韩坤)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证

观察

受访者:田飞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研究院讲师、香港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问:根据您在香港的观察,您认为在学生层面,特别是本科生层面,在国际化问题上,香港大学和内地顶尖大学哪个更好、哪个更差?

答:我认为一些内地学生不适应香港大学的文化。 他们不仅抱怨国际化的“空虚”,也无法承受香港中文系的教育环境和整体适应的挑战。 比如最近讨论的辽宁省文科状元“刘刘丁宁”事件,我觉得刘丁宁只是一个案例,她想学中文,却去了香港大学,这所中国最国际化的大学香港。这既包括香港大学对内地第一学者的“热情”接纳,也包括内地第一学者对香港大学的“错位”想象。我觉得如果刘丁宁选择了在香港中文大学,或者如果她的专业不是中文,而是任何社会科学或理工科领域,也许矛盾不会那么突出。刘丁宁的案例不宜扩大讨论,因为它是典型的案例。意义有限。

从我的观察和了解来看,香港几所大学的国际化是真正的,主要体现在:第一,教育管理体系的国际化,这与主要大学都是在英国殖民时期创办的有很大关系。香港包括教授管理。 大学、学生会自主权、校园多样性和开放性等都是内地大学无法比拟的; 二是师生构成国际化、多元化。 以我参观的香港大学法学院为例,外籍教授占比较高,其教学和研究直接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其培养的法律精英学生可以直接开展法律研究。国际层面的法律实践; 第三,高度自主的学生宿舍文化和课外活动要求,仍以香港大学为例,学校不保证所有注册学生都能住在学生宿舍。 而是由各宿舍的学生根据自己参加集体活动的次数和表现来决定是否继续保留该宿舍的住宿资格,即一定的“会员”身份。 这对于内地的“学院派”型独行侠来说是一个挑战; 第四,香港大学生国际交流和实习的机会和比例也比较高。 因此,内地学生如果在选择入学前有合理的专业考虑并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应该能够充分利用香港大学的国际资源。 我认识很多来自内地的港大本科生和研究生。 他们很好地适应了港大的学习,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色。

对于不同群体学生的沟通问题,可能主要是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国际化路径,香港的学生主要分为三大语种群体:普通话群体(内地学生为主体)、粤语群体(内地粤语地区和香港本地学生)、和英语组(真正的国际学生)。 三人的共同语言不是普通话,而是英语。 关于他们之间的沟通机制,据我观察,香港大学在整体通识教育计划中安排了一些“课外”活动。 学生馆文化也非常强调参与和集体分享。 基督教团契在香港社会也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机制。 应该说,香港的这些“本土资源”是学生交流、凝聚的基本机制。 事实上,内地学生即使前往欧美国家,仍然会面临上述“本土适应”问题,而这本身就是内地学生“国际化”进程的一部分。

对于内地和香港大学的国际化优劣势,我认为很难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首先,香港作为一个完全的英国殖民地,香港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以英语为主。 香港的国际化程度与西方相差无几。 全球化是同步的。 这段特殊的殖民历史所带来的国际化是大陆无法比拟的。 第二,如何理解“国际化”。 我觉得,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内地的国际化不能简单模仿香港。 或者说单纯照搬美国并不是盲目的“无私国际化”,而是一种参与性的“自我国际化”,即一方面深入学习西方和现代经验让中国更加国际化,另一方面立足自身经验和文化传统,通过艰苦的学术努力和有效的国家战略,将“中国性”打造成国际化的中国增量。 这是一种“越中国、越全球”的文化自信,国际化的逻辑在香港精神深处是不自觉的,也是不可能的。 近期内地大学国际化进程存在一些误区。 它基本上是一种“无私的国际化”,一种机械模仿、成长焦虑和文化自信缺失。 比如2003年左右北京大学启动的“全英语教学”改革,以及近几年国内高校对师生“海外经历”的机械规定。 近期北大的“燕园书院”项目,有“国学”、中国化的倾向,但仍蕴含着文化不自信,决策过程与方案设计不一致,存在诸多缺陷。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