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毕业证分享:择校的艺术
两年前的现在,我经历过一模一样的时刻。我本科是学新闻和经济的,中途停学一年在《纽约时报》做财经新闻,因此研究生的申请主要是新闻(尤其是财经新闻)方向。简单来说,我申请了四所学校,也拿到了这四所的录取。虽然我和你申请的学校不同,但是我在这四所学校间的抉择可能会和你有共通之处,因为它们都涉及学校排名、专业排名、师资力量、地域差异、学生构成和工作前景。
这四所学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学校整体和专业排名相当不错,地处纽约,部分奖学金)、纽约大学(专业排名不错,因为是和商学院联合培养的一个项目,所以工作前景极好,部分奖学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立大学中相当不错的排名,地处湾区,部分奖学金)、斯坦福大学(学校排名比专业排名更佳,同样在加州,全奖)。
在择校之前,需要先问自己:通过留学你想获得什么。因为我自己是为数不多的带着工作经验出来留学的中国学生,所以我常常和四年本科毕业直接出国的同学聊这个问题。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是许多人会说自己也没有想好为什么要出来留学——可能是大三那年大家都考了GRE,大四大家都开始海申,或者家长问某某某都出国了你有这个打算吗的时候就稀里糊涂地提交了申请。
需要先想好自己为什么出国——是需要国内不具备的硬软件条件来培养自己的某种素质、拓宽社交圈、加强英文、享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是需要国外的文凭回国找工作——先把自己的需求按照先后顺序列出来,择校就容易多了。譬如如果是需要国外的文凭回国找工作,那我觉得现在出国留学的人太多了,水涨船高,美国大学的文凭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公司新的“起步文凭”,就好像国内的本科文凭的价值也在缩水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除非念了极好大学的极好专业,或者在国外培养出他人难以替代的品质,不然出国的实质性帮助并不是很大。
当然,我并不鼓励学生只是为了工作前景出国。我记得《纽约时报》的前总编、在清华大学担任荣誉教职的西默·托平(Seymour Topping)教授曾经被人问:中国最精英的学生想要什么。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工作(Job)。应该说,这是出来留学“最不好玩”的一种理由,当然我也承认是很现实的一个理由。如果你来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工作了几年的学生聊聊,你为什么念研究生院?他们中很多人会说:我30岁了,玩够了;我享受再回校园的时光;我想多认识些朋友……我在学校一块拍片子的俄罗斯裔搭档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理由是:想从电视媒体换到纸媒,而哥大离家最近。
如果只是抱着找工作的念头出来留学,也许你会忽略一个城市对于学校体验的重要性。就我个人来说,我喜欢丰富的校外活动,不希望一周七天都被封在曼哈顿上西区的“泡泡”里,希望能够广泛地接触各界人士、参加各种活动、听他们不同的观点,丰富自己的见识。有这样的一个念头,对于西部两所学校传媒学院的录取,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拒绝了,虽然他们给出的条件也很诱人。这里我要指出,我非常尊重这两所学校,加州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创业的气氛也令人兴奋,但是在学校的两年里,我还是希望最大化自己的都市社会体验——所以对于文科生来说,如果你也希望有排满日程表的精彩活动和随时可以零距离接触的各界名流,大城市的选择总是好一些。这些资源并不是学校直接提供给你的(虽然你的学生身份会让你在参加一些付费活动时获得折扣),但是这些资源的获取对于丰富你的校园体验极为重要。
话说得现实一点,即使你就是抱着找工作的目的而来,校外的社交活动有时也比图书馆内毫无创意地准备考试更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并不是说在图书馆学习不重要,我自己在过去两年中在图书馆也度过数不清的深夜;我指的是像国内那样的应试学习,为了把自己的GPA弄高一点然后简历上好看。应该说,在研究生这个阶段,找工作的规则不是这样的。
说完了地域,说说学校和专业的排名,这也是很多同学在微博私信里问我的问题——A学校整体排名高,B学校专业排名好,我应该去哪个?问别人这个问题,不如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学校有没有和我的专业、职业发展特别对口的教授?虽然对于很多硕士研究生和文科专业来说,念研究生并没有“导师制”的概念,但是这并不妨碍你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相关性最大的教授进行充分的互动。一个学校或者专业的排名,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是由这个学校活生生的老师、校友、各种资源顶起来的。如果你去了一所整体排名很好的大学中师资匮乏的一个专业,你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未来的公司不会因为你是因为这所大学毕业的就对你另眼相看。他们能不知道你这个专业的水平怎样吗?如果你去了一个排名很好的学院、但是你更加具体的方向根本没有人研究,又有什么用呢?出来留学,应该着重培养自己在国内没有的能力、没有的视野,当然要找能够给你这个能力、这个视野的人啊。
但是反过来,排名也有重要的地方,这个地方便是“平台的高度”。举例来说,哥大整体排名不错,当然它也有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系,可是这并不妨碍学生充分使用学校整体的资源。譬如跨系去听课、认识学校请来的演讲人、使用图书馆资源、校友的联系,等等。我所在的SIPA(哥大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每周都会有一个活动清单,列出下一周各个学院和学校整体的活动,包括各界获奖人士的演讲和对谈、某种新发现的负责人和学生交流、国际争议人士的讲座,等等。这些并不是SIPA的资源,但是是因为我身处这个学校,学校(以及学院)有能力请来这些人,学生才能从中获益。
以上这点是我眼中的学校及专业排名最重要的地方。其他的,比如未来就业前景或其他问题,就要看个人修行了。
谈到这点,我特别想提的一个建议是如果你的学校允许,可以考虑延期入学。如我上面所说,我在美国接触过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是本科念完直接出来。出来以后,如果你在一个亚洲人不是主流的院系,就会发现自己是年纪最小的一批。年龄小并不是劣势,但是经验少就是了。对于非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就一些社会经验、阅读内容进行课上或课下的辩论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你的社会经验只是来自大学社团或者有限的实习,那八成是非常狭窄了。比如说,你往往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国际学生在拉丁美洲做过志工、在非洲独自旅行过、或者来自欧洲天生会讲四五种语言、甚至在中国教过英文以至于对乡土人情比你了解得还多……你怎么办?
我在之前给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一篇文章中提过,来自中国并不保证你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就比外国人多,这当中有很多原因。但是出国来,无论是正式还是随意的辩论、是参加活动还是找工作,你对中国的认识和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在我周围的中国朋友里,在课上最活跃的、学生社团中最积极的、毕业前后找工作最顺利的,基本都是有过工作经验的学生,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有特别见解以及有人脉资源的学生。
一年或者两年的延迟入学,对于你的青春来说,并不浪费。很多人写信给我说,“我都小30了,是不是出国读书太老了?”或者是“我想工作之后再出去,但是我怕来不及了”。为什么要这么赶?我时常会觉得中国和中国人都走得太快了,忘了好好琢磨琢磨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我有一个朋友,在哥大念了一年后,觉得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太少。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在纽约的那一年让我意识到我对自己国家的无知是多么的可怕,所以决定回国实习,进入政策研究领域去学习,从头开始”。她选择在第一年念完后休学,“趁年轻接接地气儿”,这也是一种选择,但是我认为略微昂贵。
为什么?如果选择这样的休学,一般的奖学金、优惠的住宿条件、助教机会等等都会停掉,能否恢复还是个问题,但这是你必须付出的代价。可如果选择延期入学,去接接地气儿,看看自己十几年中规中矩的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也许你会对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感到吃惊)、想想自己还需要学什么、之后再制定研究生院的学习计划,这样就“经济”得多。
如果延期入学一两年,能做什么?太多了。你可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实习,发现自己的能力短板;可以去多学一门语言,打开进入另外一个文化的大门;可以去做旅行,丰富自己的世界观……我想大多数的留学生(MBA除外)还都是二十几岁。这个年龄,在许多国际学生眼里,还是感受世界的阶段。不要让社会上看似整齐划一的脚步把自己缚住了。人生没有那么多“截止日期”,研究生不是必须在25岁前念完。
所以,关于怎么择校,不是一道量化的问题:排名多少多少就该怎样、奖学金如何就该怎样、就业率和起薪如何就该怎样。与其说是“量化的科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