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毕业证分享:中国企业高管忙回商学院“充电”

[《留学国外》推出每日中文简报,为你介绍时报当日的重点报道,并推荐部分的精选内容。新读者请点击此处观看更多国外大学毕业证:,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毕业证分享]北京——在中国新一代的中年管理者中,正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回归校园,山东黄金集团董事长王建华只是其中之一。他每个月都要乘坐四小时的火车从山东到北京上一次EMBA的课。
“文化大革命之后,很多人都觉得需要弥补浪费掉的时光,所以我们非常刻苦,”56岁的王建华说。他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下文简称中欧)就读。
文化大革命时期,王建华被送到了一个贫穷的山区。当时,人们对高等教育持怀疑态度,而那些被视作特权阶级的人则被“下放”,与农民一起劳作。王建华后来成了一家化学公司的总经理,然后又在其他一些领域积累了大量财富。
“我一直非常成功,”他说,“然而我曾经认为,因为我成功,所以我肯定是正确的,但是我现在明白了,过去的成功做法也许会成为我未来的负担。”
与西方管理者不同,中国管理者返回校园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人生的早期阶段都没有机会好好学习。
“我们EMBA课程学员的平均年龄是41或42岁,大家几乎都拥有20年的工作经验——他们比欧美EMBA学员要年长得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说。他们“只是在20多岁的时候没机会学习经营”。
有些人甚至没有念完高中。他们成长于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之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在国有企业的体制内打造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数家商学院院长说,中国管理者希望得到的通常不只是另一张文凭,或者实用的管理建议。
“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的确在高速发展,”中欧的副教务长陈杰平说,“为了进步,他们现在迫切想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弄清楚怎么办以及为什么。”
清华大学的钱颖一说,“中国管理者有很好的直觉和经验,但是缺乏更广阔的视野。”
“致富光荣”这句名言通常被认为出自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之口,对中国企业家来说,也耳熟能详,他们中的一些如今开始质疑自己的成功究竟有什么更重大的意义。
“中国的商学院在解决国内社会问题方面负有一定的责任,”长江商学院(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创办院长项兵说。该学院由香港商业巨头李嘉诚2002年在北京成立,是中国内地的第一所私立商学院。
项兵说,“我们要考察财富的完整概念——你为何从商、如何从商,以及怎样处置你的财富。”
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程包括哲学、东西方宗教、世界历史和文学等课程。
“我们希望这些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能争取更有意义的生活——也许这无法实现,但是应该尽量争取,”项兵说。
为了参加这种非全日制的、两到三年的课程,中国管理者中的佼佼者或他们的公司需要支付60多万元人民币。很多人每个月都要飞越大半个中国来参加为期四天的课程。
在中欧北京校园一间宽敞明亮的休息室里,国美电器高级副总裁魏秋立解释了为何有如此多像她这样的中国企业家正在学习这些课程。
46岁的魏秋立说,“这里的环境带来一种宁静感,让我们能够系统化地思考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
在旁边,数十位中国高层商业领袖(这些都是她的同学)正在他们的iPhone上写短信,并为他们的破坏式营销(Disruptive Marketing)课程做准备。
中欧在北京和上海都有校园,加上在深圳规模较小的授课场所,共有约770名EMBA学生。
在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中国的商业领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如今他们纷纷开始通过EMBA课程来更好地认识全球商业界,如何成为更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此外还越来越多地关注他们在成功之后该做些什么。
20年前,中国几乎没有什么管理方面的教育。1908年,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提供了世界上第一个MBA课程;而中国到1991年才在少数学校引入了自己的MBA课程,又过了几年才开办了第一个EMBA课程。
今天,中国有62家商学院每年为超过八千名学生提供EMBA课程。
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说,“由于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如今的EMBA教育几乎不能满足高层管理人才的庞大需求。”
在2012年《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全球MBA课程排行榜中,排名前10的课程中有四个在大中华地区授课,不过其中大多都是与西方机构合办。排在第一位的是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与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合办的课程。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协议下建立的中欧也在前10名之列。另外的两个是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和清华大学合办的课程,以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奥林商学院(Olin Business School)和复旦大学合办的课程。
中欧的陈杰平说,“去年,我们68%的EMBA学生都来自企业高层,包括总裁、总经理和董事长。”他补充说,其中将近半数来自中国私营公司,剩下的则来自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
各学校预测,MBA课程的增长在近期还不会放慢。“中国大陆的经济很有可能在10年内赶上美国,”复旦大学的陆雄文说。“中国每年有5万名MBA和EMBA毕业生,这远不能满足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各公司为在全球竞争中存活的需求。”
“在现在的中国,商业教育的需求是如此巨大,”长江商学院的项兵说,“如果我们需要的话,我们将最终把我们的高管课程向更多副总裁、部门负责人和较低层管理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