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毕业证|德国摄影师沃尔夫逝世,以拍摄香港摩天楼闻名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毕业证|德国摄影师沃尔夫逝世,以拍摄香港摩天楼闻名。香港——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f)周四在香港附近的离岛长洲岛的家中去世,终年65岁。沃尔夫以拍摄香港五彩缤纷的摩天大楼,以及描绘这里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著称。
长期担任其代理人的萨拉·格林尼(Sarah Greene)以及他的工作室经理皮耶尔弗兰切斯科·塞拉达(Pierfrancesco Celada)证实了他的死讯。他们未说明死因,但表示他是在睡眠中去世的。
在2005年的《密度建筑》(Architecture of Density)系列中,沃尔夫用“超市条形码”来比喻那些照片,它们捕捉到了香港的高楼大厦——一排排令人目眩的粉色、绿色和橙色的延伸。
2005年,《密度建筑#39 香港》。
2005年,《密度建筑#39 香港》。 MICHAEL WOLF, VIA BLUE LOTUS GALLERY
2003年,《后门#2》。
2003年,《后门#2》。 MICHAEL WOLF, VIA BRUCE SILVERSTEIN GALLERY, NEW YORK
“他选取了一座立体感非常强的建筑,然后把它压缩成一个平面,让人喘不过气来,迷失在体量中,”常驻香港的建筑师、美术摄影师郑振扬(Tugo Cheng)通过电话说。
通过消隐天际与地平线,对高楼大厦进行紧密的勾勒,沃尔夫创造出的摄影作品给观者以无限、重复之感。
“这栋大楼只是实际大小,但它可以变成10倍之大,因为你不知道哪里是它的尽头,”他在光圈基金会(Aperture Foundation)2009年的一次演讲中谈及自己的作品时说。

细看他的一幅作品,可从中发现一些与建筑立面的统一性格格不入的细枝末节:窗户上挂着洗过的衣服,从窗台伸出的晾衣杆,孩子的花形风车在格栅下旋转着。

沃尔夫后来曾专注居室内部,在一部名为《100 x 100》的系列中记录了狭小的方形公屋。但在一些批评者看来,他开始展示得过多了。
从芝加哥的一片屋顶,沃尔夫曾使用长焦镜头捕捉共管公寓单元的规模,以及透过被灯光照亮的窗户瞥见的私生活的细节,这就是“透明的城市”(The Transparent City)系列。
后来,在“一系列不幸事件”(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中,他在电脑屏幕前的三脚架上放了一部相机,透过模糊的巴黎谷歌街景(Google Street View)画面捕捉到了汽车起火、小狗排便、情侣接吻和骑自行车的人摔倒街头的图像。
这个曾获2011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World Press Photo,中文常称为“荷赛”)荣誉提名的项目因对技术的创新使用而受到赞誉,但也有人质疑这就是否应算作新闻摄影。
沃尔夫意识到他的相机会有多强的侵入性,正如他曾拍摄东京拥挤的地铁车厢,通勤族挤压着玻璃门的景象。“我做的,有点挑衅的意味,”他说,“因为这些人无法自我防卫。”
这一项目获得了荷赛日常生活类奖项。沃尔夫猜测一些拍摄对象在看到镜头时闭上眼睛的心理。“他们想的是,如果我看不到你,你也看不到我,”他说。
他称自己是一名“缠人”的摄影师,会反复回到拍摄对象那里,直至项目完成。
长期担任他代理人的格林尼称,沃尔夫的“艺术激情”给了他的作品以冲击力。例如,他曾耗时13年时间拍摄于后巷里发现的物品,并将其以《非正式解决方案》(Informal Solutions)为名发表。这部264页的摄影集按拖把、靴子、手推车和手套等主题分为多个章节。
他还收集了数百把椅子和成千上万的二手玩具,将其纳入他摄影作品的画廊装置中。
迈克尔·沃尔夫1954年7月30日生于慕尼黑。他的父母皆为艺术家:母亲从事画画和陶艺,父亲写书法。

沃尔夫曾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并曾在德国埃森富克旺根学校(Folkwang School in Essen)师从新闻摄影家奥托·施泰纳特(Otto Steinert)。他曾在欧洲新闻周刊《亮点》(Stern)担任摄影师直至39岁,那一年他在其所谓的“中年危机的剧痛中”搬到了香港。
虽然他偶尔也会接其他城市的摄影项目,但他的摄影风格主要还是在香港成型的。
沃尔夫身后留有妻子芭芭拉·沃尔夫(Barbara Wolf)和儿子雅斯佩尔(Jasper)。
2005年,他因记录中国大陆玩具厂工人的系列作品获得荷赛奖。
2004年,《玩具厂肖像#2》。
2004年,《玩具厂肖像#2》。 MICHAEL WOLF, VIA BRUCE SILVERSTEIN GALLERY, NEW YORK
但之后他开始投身美术摄影,在拥挤的香港寻找生活的古怪细节。比如,他拍摄工人们储放在与厨房相连的后巷里的工具,以及工业管道和竹制脚手架上挂着的手套,它们在微风中臌胀开来,仿若一只只脱离躯体的手伸向整座城市。
“外国摄影师来到香港,一般会捕捉它们认为是最能代表香港的东西:红灯笼之类的,”2015年曾和沃尔夫共同出版《香港雨伞》(Hong Kong Umbrella)一书的摄影师林亦非(Lam Yik-fei)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但他会走到后巷,拍摄可能甚至香港本地人都不会去留意的事物。”

在拍摄了多年没有天际和地平线作背景的建筑物之后,沃尔夫转而每天早晨花两小时拍摄他的《长洲日出》(Cheung Chau Sunrises)系列,那是他给香港最后的献礼。
他说,在搬到香港之前,他花了很长时间思考该去哪里。“世界各地在我脑中打转,我曾在很多地方驻足,但没有一个地方让我产生共鸣,”沃尔夫2009年曾说。“直到最后,我在香港停留下来,我内心的一切都在说,‘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