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毕业证|给孩子们失败的权利
奖杯曾经是个稀罕物——从珠宝行买来的标准纯银双耳杯,用于真正特殊的场合。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奖杯开始被批量生产,用导购图册推销给教师和教练,并被放在体育用品商店里出售。
在今天,参与性奖杯和奖金几乎就是必需品,我们不断向孩子们说明他们是获胜者。马里兰州一个暑期项目每天都发奖——而这个“天”的长度为一小时。在南加利福尼亚,美国青年足球组织(American Youth Soccer Organization)一个地区分支机构每个赛季要颁发大约3500个奖——每个球员都有一个奖,大概三分之一的人能拿到两个。全国范围内,青足组织在各地的分支通常需要把年预算的12%用在奖杯上。
这个数字是可靠的:在美国和加拿大,奖杯和奖项现在是一个年销售额达30亿美元的产业。
珀·布朗森(Po Bronson)和我多年来一直在报道这种对孩子的奖励和夸赞所造成的后果。这里面的原理很清楚。奖励可以带来很强大的激励力量,但无休止地认可并不能激发孩子去实现自己。反倒会令他们无法充分发挥。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发现,孩子对夸赞的反应是积极的;他们喜欢听到别人说他们有才华、聪明等等。但是经过这种对天赋能力的赞扬后,他们会在初次面对困难时垮掉。被失败挫伤信心后,他们宁肯作弊也不愿甘冒再次失败的危险。
研究人员布拉德利·莫里斯(Bradley Morris)和香农·赞塔尔(Shannon Zentall)在一项跟踪眼球活动的实验中要求孩子画画。那些被赞扬有天赋的孩子,对他们在画中犯下的错误会加倍地在意。
孩子到了4、5岁的时候就不会被奖杯骗到了。他们会分辨谁是杰出的、谁是不行的,精准度超乎想象。那些被比下去的很清楚这一点,并且会放弃,而那些表现出众的人,一旦成就没有得到认可就会有被骗的感觉。为此,他们也可能会放弃。
实际上,一旦孩子在某件事上有了一些心得,真实竞争的刺激和不确定性也许恰恰就成了这种活动的魅力所在。
如果孩子知道,他们铁定会拿到一个奖,进步的动力在哪里呢?既然根本就没有什么困难可言,为什么还要那么麻烦去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