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大学毕业证|走出教室,认识真实的中国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因经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很多美国大学的课堂还很难实现这种“内视中国”的条件。对于历史、政治类的话题,课堂内的概括性讨论十分必要;但是文化方面的深入探讨则必须与目标文化相互动。在这种困境中,寻求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是众多教授面临的难题。在一些高校,“语伴项目”的兴起正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突破口。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大二学生褚新济(Lilach Brownstein)非常享受和语伴聊天,“我觉得要理解和学习一种别的文化,和语伴就某些有趣的话题相互交流是非常有效的,这比跟着书本学要强多了。”初来中国,新济发现中国各地高速的建设和发展以及随处可见的奢侈品商店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这一面的中国很少在书本上或者课堂中出现。“我希望在学校的时候能和一个语伴常常聊天,谈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中国普通人的文化。我们的课堂常常忽略这一点,但它们往往和那些抽象的理论一样重要。”
面对这样的重要性,威廉玛丽学院中文系的马骅老师联合了该校中国本科生留学生会成立了“语伴项目”。在一个专门为此创建的网站上,学生们可以根据双方的时间吻合度组成搭档,在图书馆或者咖啡馆约见聊天。该项目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练习口语,但是其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语言范畴。在中文系其他老师的推动下,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了进来,他们谈论生活,交换意见,把语言学习与文化课程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在今年春季的《电影中的东亚文化》一课中,魏美玲教授为班上的每位学生安排了一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作为“搭档”。他们通过Skype或QQ视频聊天,每次花一个小时交流对同一部电影的看法,并独立完成各自的研究报告。这种途径可操作性强,通过跨洲、跨校的合作为学生们提供了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和体验跨文化。
密歇根大学鼓励魏美玲教授在以后开设一门《亚洲大城市》的课程,作为课程的一部分,选修该课的学生将有机会真正地去这些城市旅行与学习。“我对美国高校亚洲研究项目的发展非常乐观,这种新趋势将引领美国的高等教育走向一个积极的方向,”魏教授说。
回到那个周末的晚上,天赐还在咖啡馆一边复习着《两岸对话词汇表》,一边想念着珍珠奶茶;在他的不远处,几天前刚看完《驻京办主任》的小恺开始看起了四册的《天龙八部》;同一天晚上,威廉玛丽学院暑期项目的学生在一个他们最喜欢的酒吧庆祝他们在中国的最后一晚,依依不舍地与我告别。他们一并告别的还有传统的课堂内的中国以及他们在课堂外经历的实在的中国,从而对中国文化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其实,我对中国文化一窍不通,”小恺说。
“哦,是吗?你太谦虚了,”我回答说。
“可是知道你不知道什么,需要有一定的水平。不是么?”他用流利的中文反驳道,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微笑。